雷声炸响,一道闪电劈中老井旁的歪脖子松。树身燃起蓝火,露出树心里藏着的铁盒!
盒里是本参帮日志。最后一页写着:“倭寇逼寻铀矿,以参王洞为饵。吾假意应允,实已将洞封死。若后人得见此书,万勿...”
字迹在此中断,纸上有深褐色的喷溅状痕迹。
“是血。”林为民颤声道,“赵把头被灭口了。”
暴雨如瀑。祠堂漏得厉害,众人挪到戏台底下避雨。戏台柱子上刻着斑驳的戏文,唱的是杨家将镇守边关的故事。
“你们听...”曲小梅突然竖耳。
雨声中隐约夹杂着锣鼓点!还有咿咿呀的唱戏声!
“闹、闹鬼了?”栓柱往人堆里缩。
曹大林凝神细听,突然跃上戏台。他踩着某种古老的鼓点,竟跟着那幻听般的锣鼓唱起来:“杨六郎把守三关口哇——”
唱腔一起,幻听竟消失了。只有雨水敲打台板的噼啪声。
“是共振。”曹大林跺跺台板,“这底下是空的,雨声敲出特定频率,激发了老戏台的记忆。”
他撬开台板,底下是个暗道!暗道里堆满生锈的兵器,还有几具骸骨保持着搏斗姿势——是参帮和日本兵的遗骨!
最深处有个铁柜,柜门被炸药炸开。里面空空如也,只柜壁上刻着幅地图:圆圈套三角,箭头指向鹰愁涧。
“他们没找到参王洞。”曹大林长舒一口气,“赵把头守住了。”
雨歇时已是黄昏。夕阳给废墟镀上金色,老井里映着霞光,像只淌泪的眼。
曹大林带人重修了赵把头的坟。吴炮手唱起古老的安魂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