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僵持着,塘底突然渗出水泡。几个年轻人惊呼:“泉眼!挖着暖泉了!”温热的水流汩汩涌出,很快漫过脚面。
曹大林大笑:“李叔,这下不用争河水了!温泉水管够,咱合伙搞稻田养鳖咋样?您出地,我们出苗,秋收对半分!”
老李头蹲下试水温,又抓把泥嗅了嗅,突然朝后挥手:“还愣着干啥?取咱们屯的苇席来,给塘子护坡!”
两家合力,进度飞快。半月后塘子竣工,碧水映着蓝天,活脱脱像山坳里嵌了块翡翠。可去哪找鳖苗成了难题。
野生鳖机警,下网笼根本逮不着。徐炮提议夜钓:“用猪肝当饵,准行!”
当夜星子出全时,塘边果然窸窣作响。却不是鳖,竟是那窝水獭!老獭叼着只搪瓷盆大的老鳖,噗通扔进塘里。接连三晚,獭群竟送来二十多只大小不等的鳖。
“这...”吴炮手捻须惊叹,“獭族报恩,古书里写过!”
最奇的在后头。某日清晨巡塘,见塘心浮着个磨盘大的黑影。曹大林划船靠近,竟是那只镇江老鳖!它背甲刻满沧桑纹路,正懒洋洋晒盖。
老杨头闻讯赶来,扑通跪在塘边:“鳖仙镇宅!这塘子要发啊!”
果然,自老鳖入塘,其他鳖苗不再逃窜,反而聚在它周边嬉戏。投食时竟会排队衔取,吃饱了还知道蹭掉背甲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