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大海的馈赠

提到孩子,郑队长脸上也柔和了不少,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用贝壳串成的链子,递给曹大林:“喏,这是海月给未来侄子……或者侄女的小玩意,不值钱,就是个念想。”

曹大林接过贝壳链子,贝壳被打磨得光滑温润,散发着淡淡的海水气息。他攥在手里,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山与海,看似遥远,却因为这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被悄然拉近。

卸货的活计自然不用曹大林动手,刘二愣子、栓柱几个年轻后生早就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船斗里的海货往合作社仓库里搬。院里顿时弥漫开更浓郁的海腥气,引得屯里的狗都围着打转,不住地抽着鼻子。

晚上,合作社那间最大的屋子里,炕烧得滚烫,桌子上摆着郑队长带来的新鲜海鱼炖的豆腐,还有一大盆用海螺肉、虾米和合作社自产的蕨菜、木耳炒的杂拌。酒是曹德海珍藏的参酒,辛辣中带着回甘。

几杯酒下肚,气氛更加热络。郑队长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他抹了把嘴,看向坐在主位的曹大林:

“大林兄弟,不,曹支书!俺这回过来,除了送点海货,还有个想法,想跟你,跟咱草北屯的老少爷们儿唠唠。”

满屋子的人都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郑队长身上。

“你说。”曹大林给他斟满酒,神色平静。

“俺们那边,靠海吃海,鱼虾是不缺,可山里这些稀罕物,像你们这的椴木香菇、猴头菇、还有那品相好的松子、榛子,在俺们那边,可是紧俏货,价钱比在咱们这山旮旯里能翻上好几个跟头!”郑队长声音洪亮,带着海风般的爽直,“反过来,你们这边稀罕的海鱼、海米、海带,还有渔网、柴油这些物件,俺们那边又便宜。”

他顿了顿,环视一圈,继续道:“俺琢磨着,咱们能不能搭个伙?你们合作社,把山货归拢起来,品相好的,俺用船队往大连、天津那些大码头运,指定能卖上好价钱!卖了钱,换成你们需要的渔需物资,或者直接分钱,都行!这叫……这叫啥来着?”他挠了挠头。

“互通有无。”旁边的老会计扶了扶眼镜,低声补充了一句。

“对!互通有无!”郑队长一拍大腿,“就是这个词儿!咱们山有山路,海有海路,可路子通了,钱不就活了吗?这叫……山海联运!”

“山海联运”这四个字,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湖面,在众人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刘二愣子第一个兴奋起来:“这主意好啊!郑队长,你那船能装多少?咱们合作社后山的椴木香菇,那可是一片片的!”

栓柱也眼睛发亮:“松子!今年的松子个大饱满,要是能卖到天津卫,得换多少好东西回来!”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角落里,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比如王奶奶,就微微蹙着眉头。他们一辈子没出过几次大山,对“海上漂”的生活,本能地带着一种疏远和疑虑。

“卫东啊,”王奶奶开口了,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缓慢和慎重,“海上的营生,风险大啊。俺听说,那大风大浪的,说翻船就翻船……咱这山里的东西,踏实,还是换成钱,攥在手里实在。”

“是啊,”另一个老把头也附和道,“跟海上的人打交道,咱也不懂那里的规矩,万一让人坑了咋整?这山高皇帝远的。”

屋里刚刚热络起来的气氛,稍稍冷却了一些。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曹德海和曹大林。曹德海是屯里的定盘星,是老辈人的主心骨;曹大林是新支书,是年轻人的领头雁。

曹德海一直没说话,只是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遮住了他脸上的表情。直到烟锅里的烟叶燃尽了,他才在炕沿上轻轻磕了磕,发出清脆的声响。

满屋寂静。

老头抬起眼皮,目光先是在那几个面露忧色的老伙计脸上扫过,最后落在曹大林身上,停了片刻,又转向郑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