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阵。”沈逸下令。
夜莺带队直扑中路,王哲同步清线施压,林悦小队从野区绕后包夹。敌方措手不及,中单刚交完技能清完兵线,根本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多线压迫。防御塔被迅速磨掉半血,敌方被迫回防。
节奏彻底逆转。
苏瑶坐在观战席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她的目光死死盯住夜莺的每一次走位——那不是单纯的躲避,而是在制造节奏差。每一次现身、每一次撤退,都像是一次精准的呼吸,掌控着整场比赛的脉搏。
“这根本不像是在打配合……”她低声喃喃,“更像是一个人在指挥五具身体。”
这句话被系统后台自动捕捉,归入“潜力挖掘预警”模块,标记为:“外界关注度上升,身份暴露风险+5%。”
沈逸对此毫无察觉。他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敌方中单的操作模式上。自第七分钟起,对方的响应节奏开始有意识地放慢。每一次技能释放前,都会刻意停顿0.3秒以上,仿佛在模仿一个反应迟钝的新人玩家。
这是干扰。
敌方指挥已察觉到沈逸的推演能力,试图通过制造“数据噪音”来扰乱系统判断。若继续依赖“策略模拟空间”的自动推演,反而可能落入陷阱。
沈逸果断关闭自动模式,切换为手动预判。他调出过去三分钟的战场数据流,结合敌方辅助的技能冷却时间,开始人工计算最佳进攻窗口。
夜莺在河道反复走位,法杖抬起又放下,脚步忽快忽慢。敌方阵型随之紧绷,中单频频调整站位,打野在野区边缘徘徊,不敢轻易出击。他们以为这是开团前兆。
然而就在敌方辅助交出控制技能的瞬间,沈逸突然下令:“全员撤退,压上路。”
指令下达,全队立刻调转方向。林悦小队迅速支援上路,王哲清线提速,张锐绕后封路。敌方措手不及,中单还在等待夜莺再次现身,却没想到真正的攻势来自完全相反的方向。
上路兵线被强行推进塔内,防御塔血量迅速下降。敌方被迫分兵回防,阵型分裂。
“这根本不是战术……”敌方指挥在语音中低吼,声音里透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动摇,“是读心。”
系统后台自动收录此语,加密归档,标记为:“对手心理阈值濒临崩溃,建议维持高压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