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接过报告,扫了一眼:**成就焦虑指数超标,核心恐惧——被团队淘汰**。
他回到主控台,调出过去三个月的支援记录,投影在侧屏。
“林悦。”他叫她名字。
她抬头,睫毛还湿着。
“你在这三个月里,完成关键控制17次,打断敌方大招9次,救下队友4人7次。”沈逸说,“失误4次,其中3次是因为队友走位偏离预设路径。”
他放大其中一场战斗的时间轴:“你在第47秒预判了敌方刺客突进,提前0.5秒释放控制。那次,张昊晚了0.8秒接输出。”
张昊张了张嘴,没说话。
“你的失误率是6.2%。”沈逸说,“我的是5.8%。数学上,你只比我差一点。”
林悦咬着下唇。
“但我们不是比谁更完美。”沈逸关掉数据,“我们是比谁更不可替代。你每次开团前的走位调整,都在为整个节奏铺垫。没有你,这个团队打不出现在的协同效率。”
他停顿两秒:“你不是拖后腿的人。你是让别人能往前走的人。”
林悦低下头,手指在报告上轻轻摩挲。
“从今天起。”沈逸转向所有人,“每次训练结束后,加五分钟‘状态打卡’。用颜色标记你的情绪:红,黄,绿。不强制解释,但必须记录。”
张昊皱眉:“这算什么?幼儿园评分?”
“是预警系统。”沈逸说,“就像蓝条快空时你会后撤,情绪红了,也要知道该调整。这不是软弱,是战术纪律。”
陈宇忽然开口:“那你的颜色是什么?”
沈逸没回答。他回到终端室,等所有人都离开后,启动“策略模拟空间”。
界面亮起,他输入指令:“模拟:若维持当前心理负荷不变,30天后决策准确率变化趋势。”
系统开始推演。
数据流滚动,模型构建,神经负荷曲线与判断误差率交叉分析。
三分钟后,结果弹出:**认知偏执风险上升23%,过度控制倾向显着,决策盲区扩大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