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隐藏据点的调查启动

车队在凌晨三点启动。沈逸独自驾驶一辆改装越野车,沿着荒原边缘的旧运输道前行。天空灰暗,风沙卷过路面,在车灯前形成短暂的雾障。他打开了车载导航,但真正的路线是由系统实时引导的——避开所有可能设有信号塔或监控探头的区域。

两小时后,车辆停在距离K-7矿区约两公里外的一片岩丘后方。他熄火,取出无人机,连接控制模块。设备启动后,屏幕亮起,显示出前方地形的三维轮廓。

他操控无人机升空,贴着地表缓慢推进。画面中,塌方的矿口越来越近。碎石堆叠得看似自然,但在红外模式下,能看见一道细微的温差边界——那是金属门框与岩石接合处的热传导差异。

“有门。”他轻声说。

无人机继续靠近,在距离矿口五十米处悬停。镜头放大,捕捉到地面几道浅浅的轮胎压痕,延伸进碎石缝隙中。虽已被刻意掩盖,但昨夜降雨让泥土变得松软,痕迹仍未完全消失。

突然,画面边缘闪过一道移动光点。

沈逸立即暂停飞行,回放片段。是机械巡逻单位,外形类似四足猎犬,配备旋转式传感器,正沿着矿口外围固定路线行走。每三十秒完成一圈巡检,红外扫描覆盖范围极广。

他迅速调出“策略模拟空间”,脑中浮现五条潜行路径。第一条沿排水渠前进,避开通风口但需穿越积水区;第二条利用高压线塔阴影移动,风险在于高空可视角度大;第三条绕行北侧断崖,地形复杂但可完全屏蔽信号……

最终他选定第四条——借助废弃输气管道的地沟,从侧翼接近观测位。这条路线虽然狭窄,但全程处于地下,且与巡逻路线存在七秒的时间盲区。

他记下时间节点,收回无人机,开始徒步前进。

脚下的土地逐渐变得坚硬,夹杂着工业废料残渣。他贴着岩壁行走,每一步都控制力度,避免引发震动。接近地沟入口时,他蹲下身,从战术包中取出一块柔性传感贴,贴在沟壁内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系统提示:【检测到微弱电流信号,疑似监控线路分支】

他不动声色地绕开那段区域,改用手肘支撑身体,缓缓爬入管道。内部空间逼仄,空气闷浊,但他动作稳定,呼吸节奏始终如一。

十分钟后,他抵达预设观测点。这里是一处崩塌形成的凹陷,上方覆盖着锈蚀的钢架,正好遮挡视线。他重新放出无人机,设定为静音模式,沿预定轨迹飞行。

画面再次传回。

矿口右侧三十米处,隐藏着一个不起眼的岗哨。墙体由复合装甲板拼接而成,门口立柱上装有生物识别装置。两名守卫轮班站立,装备制式武器,肩章图案与之前遭遇的敌对势力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