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改进措施的积极落实

此时,三人组尚未完成清剿任务。按照旧流程,他们应优先支援队友。但系统检测到敌方核心单位正在开启传送阵。

镜头扫过每名队员的脸。没有人说话。

下一秒,突击手主动放弃追击,转身冲向传送点。治疗者紧随其后,途中顺手在墙角留下一道划痕——这是预设的“救援延迟”标记。

双人组看到标记,立刻改变战术。幸存者背靠墙体,拖住敌人脚步,等待传送阵关闭后再发起反击。

最终,三人组成功阻止传送,双人组也在三十秒后完成反杀。

警报解除,训练场陷入短暂寂静。

沈逸调出协同指数曲线。五条轨迹在最后两分钟内剧烈波动,但在关键时刻趋近重合。耦合度从0.68升至0.81,首次突破理想阈值。

林悦看着终端上的数据流,嘴角微微扬起。新协议运行稳定,意图标记触发率达94%,误报率低于3%。

陈宇站在训练场出口,迟迟未动。他反复回放自己最后一次冲锋的画面,发现那条路径竟与主坦三天前的一次经典操作几乎一致。

“你说的‘认知同频’……”他终于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是不是意味着,以后我们打团战,连自己都猜不到下一步会怎么出招?”

沈逸没有回答。他正盯着屏幕右下角的一条异常数据——某个队员在高压状态下连续三次选择了非最优解,但每次偏差方向都指向同一战术意图。

他放大那段记录,发现那名队员曾在上一场训练中提出过类似的打法构想,当时被否决了。

原来人在无法表达时,会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判断。

控制室内灯光微亮,终端机持续输出滚动日志。林悦正在归档最新版本的协议代码,陈宇低头查看尚未关闭的行为建模界面,而沈逸的手指悬停在新一轮训练参数设置栏上方。

屏幕映出他沉静的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