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的手还停在半空,下压的动作没有收回。控制台的光映在他脸上,数据流不断刷新。对方的阵型热力图突然跳动,三条线集体前移,几乎压到中场线附近。
他立刻开口:“他们要拼命了。”
频道里队员们没说话,但操作面板上的响应速度全都提升了半秒。林悦退到中圈,边锋从边路回撤,小舟和星语已经站好双层防线的位置。
“放左路。”沈逸的声音很稳,“锁右肋。”
球在我方脚下继续流转。林悦拿球后没有急着推进,而是慢慢横向移动。对方中场已经开始压上,脚步比刚才快了许多。导播镜头扫过对面替补席,教练站起来挥手,脸色涨红。
下一回合,我方在边路传球出现偏差。球被对方抢断,立刻发动反击。三名队员直冲禁区,守门员扑出一次近距离射门,但角球来了。
角球开出,对方高个子选手跃起头球,砸在横梁上弹出。观众席传来惊呼。第二波进攻紧接着到来,又是远射,擦着立柱偏出。
压力一下子拉满。
边锋在频道里问:“我们还要继续等吗?”
沈逸盯着系统推演结果。策略模拟空间已完成百万次演算,最优解清晰浮现——对手每一次进攻都会留下右后侧三十米区域的空档,持续时间平均为四点七秒。
“再等一次。”他说,“等他们把人都压上来。”
第三轮进攻很快到来。对方核心选手带球突破中路,连续变向甩开小舟的拦截。星语补防上去,两人在禁区前沿对峙。
沈逸抬起手指,在耳机边缘轻敲两下。这是启动“影袭·逆流”预案的信号。
林悦和边锋同时向两侧拉开,故意露出左边通道。对方中场见状加速插上,核心选手一脚直塞,球穿过了防线缝隙。
“进了!”对方替补席有人站起来大喊。
但就在那一瞬,沈逸说:“收网。”
星语和小舟从两个方向合围,切断持球队员的后路。林悦从中场斜插,卡住传球路线。对方试图回传,却发现身后已经被封锁。
五打二的局面瞬间逆转。
我方完成断球,边锋拿球就跑。对方两名后卫还在前场没回来,整个后场只剩一个中卫孤零零站着。
边锋一路冲到底线,面对守门员没有贪功,而是把球横扫到中路。林悦拍马赶到,一脚推射,球进。
比分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