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在风中熄灭的瞬间,林悦手中的铁管停在半空。她没再往下凿,而是转头看向陈稳。
陈稳已经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碎石。他走到河岸边,弯腰捡起一段被冲上来的浮木,掂了掂重量,又扔进水里看沉浮。木头打着旋儿被水流卷走,没撑过两秒就消失在拐角。
“听她的。”他说,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听见了,“我们造筏。”
赵刚抬头,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出声。他把手里剩下的半块压缩饼干塞进嘴里,站起身,走向南岸那片断堤。
王强立刻拎起短斧,朝树林边缘走去。李娜打开医疗包,取出缝合线和防水布,开始剪裁。林悦松了口气,转身走向石堆,将铁管插进岩缝,用力撬动。
张宇仍靠在枯树旁,手指在地面划出一道深痕,又抹平,再划一道。直到李娜叫他递工具,他才缓缓起身,从一堆杂物里翻出一把锈钳,丢过去时手腕一抖,钳子落在泥里。
没人去捡。
林悦自己走过去拾起来,擦了擦刃口,继续加固铆点。她用金属丝绞紧藤蔓接头,一圈、两圈、三圈,直到双股缆索绷得发直。王强砍来带杈的粗枝,在两岸各打下两根牵引桩,用藤索连成三角固定架,防止施工时整筏被冲走。
赵刚拖着一根主梁从坡上滑下来,肩膀蹭破了皮,血渗进工装。他咬牙把木头架到骨架上,回头又去扛第二根。泥地湿滑,他摔了一次,爬起来接着干。第三次摔倒时,陈稳伸手扶住了他胳膊。
“慢点。”陈稳说,“塌一次就得重来。”
赵刚喘着气,点了点头,没甩开那只手。
太阳升到头顶,气温渐高。六个人围着河滩上的半成品忙碌,动作从生疏变得默契。林悦负责结构布局,设计出“三横四纵”的框架,利用树枝分杈卡住主梁,减少绑扎点。李娜把剪好的防水布缝成袋状,吹气试浮后绑在两侧,增加浮力。王强每隔十分钟检查一遍桩基是否松动,陈稳则不断调整重心分布,确保载人后不会侧倾。
中午时分,木筏基本成型。长五米,宽两米,底部铺了交错的浮木,上方横置踏板,四周缠绕双股藤索加固。看起来粗糙,但结实。
“试一下。”林悦说。
陈稳没急着答应。他蹲在筏边,伸手按压一角,观察回弹速度。又抓起一段连接藤结,用力拉扯。确认无误后,他点头:“先轻载测试。”
王强脱下外套,叠成包裹放上去,轻轻推入水中。木筏晃了几下,稳住身形,顺流漂出十米后被牵引绳拉回。
“可以。”陈稳说,“准备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