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皂滑弄人:泡泡悟至理

那专注的神情,绝非简单的懊恼。赵王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抬手制止了正要开口的周学政,驻足静静观看。

只见林闲拾起香皂并未立即清洗,反而一边搓洗,一边用手指搅动盆中皂水,仔细观察着泛起的泡沫,眼神越来越亮,仿佛那不是泡沫,而是某种智慧的闪光。

赵王何等人物,立刻敏锐地察觉到,林闲绝非仅仅在洗手!

那神情,分明是发现了什么值得探究的事物!

他心中好奇大盛,轻咳一声开口道:“林生对这寻常皂角之物,莫非亦有独到研究?”语气中带着探究与鼓励。

林闲闻声抬头,见是赵王便淡笑回道:“回殿下,学生方才愚钝,不慎滑落香皂,却偶见泡沫起灭,忽发奇想。林某在想这皂角,为何非得是易滑易碎的块状?若能‘通其变’,制出易于携带、密封良好、使用时只需按压便能产生泡沫的洁手之物岂不更妙?尤其于军旅行伍、士子赶考、医者诊病等需频繁净手却又取水不便之场合,或更为实用省事。一时想得入神,失礼之处,还望殿下海涵。”

“液态洁手之物?按压出泡?”

赵王是何等眼光,瞬间就从这看似简单的想法中,捕捉到了背后蕴含的巨大便利性和潜在的商业价值!

这想法超越了寻常器物的改进,直指“使用体验”的优化!

他眼中异彩连连,忍不住抚掌轻声赞叹:“妙!妙啊!于细微处见真章,化不便为便捷!你这颗脑袋里,究竟还装了多少这般令人拍案叫绝的奇思妙想?”

恰在此时,当日试卷发下!

这场考的正是经义,题目赫然出自《周易·系辞》:《论“通其变,使民不倦”》。此题要求阐发“通过变革创新,使百姓生活便利而不倦怠”的深刻道理。

众士子见到题目,大多精神一振,总算来了个能发挥的。

于是纷纷引经据典,铺陈笔墨,大谈上古圣人制器尚象、变法图强的****。

文章写得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却总难免流于空泛,不接地气。

林闲看到题目,再低头看看自己指尖尚未完全洗净的泡沫,回想起刚才的“皂滑事件”和突如其来的灵感,不禁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