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弄巧成拙 真诚为刃

他试图在祝英台和众人心中埋下一个种子:过于偏袒某一人,并非君子所为。

然而,夫子似乎觉得意犹未尽,又看向正听得认真的梁山伯:“山伯,你又有何看法?”

梁山伯猝不及防被点名,慌忙站起,脸瞬间涨红,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他看了看夫子,又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身旁的祝英台,后者正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紧张,声音虽不大,却带着一种朴实的坚定:

“回、回夫子。学生愚见……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或许不必如马兄所言那般……普惠宏大。能得一二知己,彼此真诚相待,祸福与共,即便沉默寡言,亦能心意相通……这、这或许也是一种‘周’吧?心中有关怀,行动有担当,并非一定要广博天下才是君子……”

他的话语远不如马文才华丽,甚至有些磕绊,但那份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对“知己”的珍视,却异常清晰地传递出来。

他没有反驳马文才,只是从另一个更贴近个人情感的角度,阐述了他所理解的交往之道。

课堂上一片安静。

祝英台听得眼眸发亮,忍不住小声嘀咕:“说得好!朋友贵在真心实意,又不是比谁认识的人多!”

她觉得梁山伯这话简直说到了她心坎里,比马文才那番听起来正确却冷冰冰的大道理动人多了!

就连夫子也微微颔首,露出思索的神色:“嗯……山伯所言,亦有道理。君子之交,贵在真诚,不在形式广狭。你能有此体会,甚好。”

马文才端坐原地,面色依旧平静,但置于桌下的手却悄然握紧!

他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言论,竟被梁山伯这番笨拙却真诚的话语轻易化解,甚至还赢得了夫子的肯定和祝英台明显的共鸣!

一种弄巧成拙的挫败感猛地攫住了他。

他试图用道理和规条去离间,对方却直接用最质朴的情感回应!

仿佛他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无处着力,反而显得自己心思刻板,不近人情。

课后,学子们三两两散去。

祝英台立刻跑到梁山伯身边,用力拍了他的肩膀一下,笑得灿烂:“行啊梁山伯!没看出来你还能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

‘知己’,说得好!我觉得我们就挺像知己的!”

梁山伯被她夸得不好意思,挠着头憨笑:“我、我就是胡乱说的……比不上马兄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