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台!英台!撑住!”
梁山伯慌忙查看她的情况,触手滚烫骇人。
他环顾四周,发现他们竟真的找到了一条尚未完全封冻的溪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起马石以性命换来的指示,他强撑着背起祝英台,沿着溪流蹒跚下行。
天光微熹时,风雪渐弱,他们终于在一处背风的山坳找到了一个猎人遗弃的简陋木屋。
梁山伯将祝英台安置在铺着些许干草的木板床上,探其额头,烫得吓人。
他心急如焚,此刻也顾不得那许多了,若不尽快降温,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他又冲出木屋,捧回干净的积雪,用布巾包了,不停地更换敷在她的额头上为她物理降温。
忙碌了许久,祝英台的呼吸似乎稍稍平稳了一些,但依旧昏迷不醒,偶尔发出痛苦的呓语。
梁山伯瘫坐在床边,疲惫欲死,看着祝英台昏睡中依旧紧蹙的眉头和苍白的面容,心中五味杂陈,如翻江倒海。
“……英台,她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女扮男装来书院?”
“自己…还…还看了她的身子!礼法何在?圣人之训何在?”
“这…这简直是…”
巨大的伦理冲击与现实的紧迫感让这个单纯的寒门学子心乱如麻。
他看着祝英台苍白却难掩清丽容颜的脸庞,一种从未有过的、超越同窗之谊的复杂情愫。
混合着强烈的怜惜、深重的愧疚与难以言喻的震撼,悄然在心田破土滋生。
天色大亮,风雪暂歇。
梁山伯确认四周暂时安全后,小心翼翼掩好木门,决定冒险出去寻找一些能退热的草药和果腹的食物。
而他并不知道,在他离开后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木屋外的雪地里,一道踉跄、断断续续的血迹蜿蜒而至。
浑身是伤、脸色惨白如纸的马石,凭着非人的意志力和追踪术,一路循着微弱的痕迹追踪至此。
他靠在门边,艰难地透过缝隙看到屋内安睡的祝英台,确认其暂时无虞后。
那紧绷如铁的精神终于松懈,再也支撑不住。
身体沿着门板滑倒在地,彻底失去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