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父爱如山 骤雨折翼

出了明伦堂,春日暖阳照在身上,祝公远与高氏却恍如隔世,后背的冷汗尚未全消。

两人对着身旁长身玉立的马文才,真是越看越感激,越看越满意。

“文才贤侄,今日……今日真是多亏了你啊!”

祝公远拱手,语气是前所未有的亲热与恳切。

“若非你急智,我祝家此番怕是在劫难逃。只是……累及贤侄名声,说什么婚约之事,老夫实在是……过意不去。”

他话语中带着试探,目光灼灼地望着马文才。

高氏也连忙接口,却是半真半假的埋怨。

“是啊,英台那孩子,性子实在太跳脱,无法无天,竟做出这等事来,怕是……”

“怕是配不上贤侄的厚意。那婚约之说,贤侄权宜之计,不必当真,不必当真的。”

她嘴上说着“不必当真”,眼神却殷切地盼着马文才说出相反的话。

马文才何等人物,岂会听不出这弦外之音?

他心中清明,面上却是一片光风霁月。

微微欠身,语气真诚而坦然:“祝公,夫人,言重了。文才方才所言,首要便是助祝家与书院解此困局。”

“英台兄……不,英台小姐,乃文才同窗,性情率真,才华不俗,文才实不忍见她因一时任性而身败名裂,更不忍见祝家百年清誉受损。”

“出手相助,是出于同窗之谊,亦是……不忍之心。”

他这番话,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仿佛全然是为道义,毫无私心。

他巧妙地将“婚约”定性为解围的“权宜之计”,却又在言语中流露出对祝英台的欣赏与维护。

这既全了祝家的面子,又显得自己光风霁月,不趁人之危。

祝公远夫妇被他这番诚恳姿态打动,满心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马文才人品的赞叹。

哪里还会去深究他为何能如此准确地知道英台的女儿身,只当是马文才观察入微,早已看破却不点破,更是君子所为。

“贤侄高义!老夫……老夫感激不尽!”祝公远激动地又要行礼。

“祝公折煞文才了。”马文才虚扶一下,适时转移话题。

神色略带凝重,“眼下最要紧的,是山长与王夫子的处置决定。英台……恐怕不能再留在书院了。”

此言一出,祝公远夫妇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是啊,书院是不能再待了。

高氏忧心道:“只是那孩子,性子犟得很,怕是不肯轻易跟我们回去……”

马文才目光微闪,道:“文才愿为二位引路,一同去与英台说明情况。有些事,或许由文才这个‘知情者’在场,反而更好转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