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守着这份清净,了此余生。
终于,他猛地拉开柴扉,看着雪地里跪着的两个身影,一个面色惨白如鬼。
一个弱质芊芊却目光坚定,他心中一股无名火起,既是气他们的执着。
也是恼这世道的不公,更是……或许还有一丝被触动的无奈。
“你们这是作甚!”陶渊明须发微张,声音带着怒意。
“以死相逼吗?老夫早已说过,不问世事!你们在此跪死,与老夫何干?速速离去,莫要扰我清净!”
祝英齐见他出来,眼中燃起一丝希望,不顾他的斥责,以头触地。
磕在冰冷的雪上,发出沉闷的响声,重复着那句话:“求先生救我祝家!求先生!”
玉兰也俯下身,声音带着哭腔却毫不退缩:“世伯,玉兰深知您志向高洁,不愿沾染俗尘。”
“但此事关乎女子终身幸福,关乎一个家族的清白存亡,并非寻常权贵争斗。”
“那王家仗势欺人,皇家偏听偏信,公道何在?”
“若连您这样的高士都明哲保身,这世间还有何人敢言公道二字?”
陶渊明看着玉兰,陈子俊的掌上明珠,如今为了一个男子,竟如此不顾一切,心下不由一软。
若是让陈子俊那老家伙知道,他的宝贝女儿在自己这里又是生病又是跪雪地。
怕是真的要提着戒尺,从尼山书院杀过来跟他拼命了。
他看着眼前这对在风雪中相互依偎、苦苦支撑的年轻人,一个是为了家族舍生忘死,一个是为了情意不离不弃。
这份赤诚,这份坚韧,便是他那颗早已冷硬的心,也无法全然无视。
良久,他重重地、带着无限疲惫与妥协地叹了口气,挥了挥手:“罢了!罢了!你们……起来吧!”
祝英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一下,随即巨大的狂喜涌上心头。
他连忙拉起身旁同样惊喜交加的玉兰,两人互相搀扶着,踉跄起身。
对着陶渊明深深拜下:“多谢先生!多谢先生成全!”
激动之下,祝英齐想起世俗酬谢之礼。
连忙示意仆从将早已准备好、原本打算作为谢礼的一匣金银珠宝捧了上来。
“先生大恩,无以为报,些许俗物,聊表心意,望先生笑纳……”
他话未说完,陶渊明一看那黄白之物,刚平息的怒火“噌”地又冒了上来。
脸色瞬间沉下,指着那匣子斥道:“拿开!速速拿开!休得污我眼目!尔等以为老夫是何人?岂是这等俗物可以打动?简直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