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轻咳一声,开口道:
“卜者既然定了吉日,那便是天意。二月廿一,说起来也不算太晚,春暖花开,正是好时节。”
她看向马文才,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文才啊,婚事既已定下,便不必急于一时。”
“这婚嫁六礼,前面已然备齐,但这婚服嫁衣,却断不能马虎了事。”
“原先那套虽是好的,但终究是沾染了些晦气。”
“如今时间充裕,正好命人重新量体裁衣,选用最好的料子,请最好的绣娘,务必做得尽善尽美。”
“我可不想我的英台,匆匆忙忙、委屈巴巴地出嫁。”
马文才何等聪明,立刻听出了未来岳母话语中的不舍与对女儿的珍视。
他压下心中的急切,起身对着高氏恭敬一揖,态度诚恳。
“伯母思虑周全,一切但凭伯母安排。英台的婚服,务求最好,绝不能让英台受半点委屈。”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祝英台,见她虽低着头,耳根却已红透。
心中那点焦躁竟奇异地被一种绵长的、充满期待的甜意所取代。
是啊,他要给她最好的,包括一个完美无瑕、备受祝福的婚礼。
见婚事日程已定,马文才心思一转,又将话题引向了祝英齐。
他唇角微勾,带着几分戏谑,看向未来的大舅兄。
“英台的事既已安排妥当,不知英齐兄何时前往尼山书院提亲纳采?小弟也好提前备下贺礼。”
他这一问,顿时将众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祝公远一拍脑门,恍然道:“对对对!瞧我这记性,光顾着英台的事了!”
“齐儿,你与玉兰那孩子的婚事也不能再耽搁了!为父这几日就让人备齐礼物,选个吉日,我亲自陪你往尼山书院走一趟!”
“陈山长那边,我们定要显出十足的诚意!”
高氏也连连点头,脸上满是期待:“正是这个理儿!玉兰那孩子,我是喜欢得紧。”
“又对我们祝家有恩,这门亲事定要办得风风光光!”
祝英齐被父母和马文才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眼中却闪烁着幸福的光彩。
他拱手道:“全凭父亲母亲做主。”
马文才见状,笑意更深,适时开口道:“如此喜事,届时若蒙不弃,文才愿随伯父与英齐兄同往,也好当面向陈山长道贺。”
他这话说得漂亮,既表达了亲近,也存了几分想看祝英齐在岳父面前是何等模样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