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春祭告母 兄妹同期

带着两世为人的沧桑与不易,“儿子来看您了。”

他细细叙述着这一年多来的种种,从尼山书院的种种。

到暗中布局对抗王家,再到婚礼被阻、圣旨赐婚的波折,以及最终柳暗花明,尘埃落定。

“……母亲,儿子前世糊涂,铸成大错,辜负了您的期望。”

“这一世,儿子不敢再行差踏错,步步为营,总算……没有重蹈覆辙。”

他的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墓碑,仿佛能感受到一丝母亲的温度。

“我为你讨了一位好媳妇,她叫祝英台!”

“她……与从前不同了,她聪慧,坚韧,甚至在儿子看不到的地方。”

“与儿子并肩作战。母亲,您若在天有灵,定会喜欢她的。”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抹极淡却真实的笑意。

带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二月廿一,儿子便会迎娶她过门。”

“届时,儿子再带她一起来看您。”

“您放心,此生,儿子定会护她周全,与她白首偕老,再不让悲剧重演。”

说罢面色一转,脸上骤然覆上一层寒霜。

“害你之人,阳寿将尽。孩儿不日便送他们……上路。”

随后郑重地磕了三个头,将所有翻涌的情绪都沉淀在这寂静的祭奠之中。

与此同时,尼山书院迎来了贵客。

祝公远夫妇带着丰厚的聘礼,在祝英齐的引路下,郑重前来为儿子提亲。

书院客厅内,茶香四溢,气氛却带着些许微妙的紧张。

陈子俊端坐主位,面色严肃,陈夫人坐在一旁。

眼神则不断打量着未来的女婿和他的父母。

虽说心中对祝英齐已是认可,但嫁女儿毕竟是天大的事,岂能轻易松口?

总得要好好“拿捏”一番,显显女方家的分量,也让女儿日后在婆家更被看重。

于是,陈子俊先是捋着胡须,将女儿玉兰的才学、品性夸赞了一番。

又道:“小女自幼在书院长大,性子单纯,被老夫娇惯了些,只怕到了贵府,不懂规矩,惹亲家公、亲家母烦忧。”

祝公远连忙拱手:“陈山长过谦了!玉兰小姐蕙质兰心,知书达理,此番更是对我祝家恩重如山。”

“能得此佳媳,是我祝家之幸!我夫妇在此保证,定将玉兰视若己出,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高氏也紧跟着表态,言辞恳切:“亲家母放心,我定会像疼爱英台一般疼爱玉兰,断不会让她有丝毫不如意之处。”

坐在屏风后偷听的玉兰,听着祝家父母真诚的话语,心中又是甜蜜又是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