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三人要回归日常时,《农事笔记》突然自动翻页。最后一页浮现墨迹,渐次成图:画的竟是林凡此刻提笔的姿态,而画外又有一支更大的笔,在描绘着这个场景。笔墨套笔墨,无穷回溯,仿佛有双无形巨手,在书写着书写者被书写的故事。
林凡若有所悟,提笔在画旁添株小草。草叶简单,却破了完美循环,让画面生机盎然。笔搁下时,整个《农事笔记》化光消散,唯留一枚种子落在他掌心。种子入土瞬间,药园中央生出奇异变化:一棵半虚半实的树苗破土而出,枝叶间悬挂的不是果实,而是无数微缩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扇虚掩的木门,门内传来书页翻动声。
苏婉讶然,说这是万界图书馆。林凡含笑点头,取水浇灌。树苗见风就长,转眼亭亭如盖。枝叶婆娑间,可见书生挑灯夜读,稚童识字诵经,连老农歇息时也靠着树干翻看农书。万界文明如叶脉交织,生生不息。
突然,树顶最高处一片叶子落下。叶上无字,只映着林凡提笔沉思的倒影。倒影中的林凡也在凝视叶外本尊,眼中带着相同的明悟。林凡轻笑,说我写众生,众生亦写我,将叶子夹入《农事笔记》。而树影摇曳间,似有新的故事正在萌芽。
就在叶子夹入书页的刹那,《农事笔记》突然泛起金光。书页无风自动,空白处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批注。这些字迹墨色深浅不一,显然出自不同时代的不同笔者。更神奇的是,每段批注都对应着林凡经历过的某个重要抉择,从旁观者角度给出全新解读。
小主,
原来如此。苏婉指着一段朱批,当年夫君在情感海洋的抉择,竟被解读为以情证道的典范。
道源化身好奇地翻动书页,发现连他捉虫的细节都有批注:赤子之心,暗合天道。小脸顿时羞得通红。林凡凝神细读,发现这些批注并非简单评判,而是开启了对事件更深层的思考。有些批注甚至提出完全相反的解决方案,引发对大道本质的思辨。
正当三人沉浸书中时,批注墨迹突然流动起来。字迹脱离纸面,在空中凝聚成九道虚影。这些虚影服饰各异,有上古祭司、中古儒生、近代学者,更有未来装束的智者。他们相视一笑,对林凡齐齐拱手。
吾等乃历代观书人。为首的老儒声音清朗,见证道友证道历程,获益良多。
更令人震惊的是,九道虚影同时点向《农事笔记》。书页迸发九彩霞光,每一页都浮现出对应的世界缩影。通过书页,可以清晰看到各个世界对林凡事迹的传承:有的世界将他奉为农神,有的尊为道祖,更有的写成童谣传唱。
然而危机悄然而至。当第九个世界的景象浮现时,书中突然渗出漆黑墨迹。这墨迹带着诡异的不详气息,所过之处,书页记载的历史被扭曲,林凡的善行被污蔑,连苏婉的创世功绩都被篡改。更可怕的是,墨迹正在通过书页连接,向真实世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