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月光酿的饼,甜过二十年的秋

九月的尾巴裹着桂花香撞进院子时,陆野正蹲在葡萄架下修竹匾。竹篾在他粗粝的指腹间翻卷,像游着的鱼:“秋姐,你说这匾够不够大?”他抬眼看向叶知秋,她正踮脚往屋檐下挂红灯笼,红绸子在她腕间飘,“装得下咱家三口,再装下王奶奶、李婶儿,还有隔壁狗蛋家的娃儿。”

“够。”叶知秋把灯笼系牢,转身时发梢沾着点桂花瓣,“去年中秋,咱俩蹲在院儿里啃月饼,你非说‘等有了暖宝,要摆一桌’。”她摸了摸发间的桂花,“现在倒好,暖宝的小牙都啃月饼了。”

暖宝从里屋蹦出来,扎着两根羊角辫,辫梢系着红绸子,手里举着块芝麻月饼:“爸爸!妈妈!我要吃月亮!”她踮着脚把月饼举过头顶,“这个月饼圆圆的,像月亮!”

“小宝儿,那是五仁的。”陆野笑着把她抱起来,“月亮没馅儿,可甜。”他把暖宝放在葡萄架上,“你闻闻——”他指了指墙角的桂花树,“风一吹,桂花香就飘进月饼里了。”

“真的?”暖宝吸了吸鼻子,“桂花香,月饼香,还有爸爸的汗味儿!”她凑过去闻陆野的脖子,“嗯,像晒过的被子!”

“小祖宗。”叶知秋笑着刮她鼻尖,“去把奶奶泡的桂花蜜端来——咱要做月饼。”

陆奶奶颤巍巍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个粗陶罐:“野子,秋丫头,蜜泡了三年。”她掀开盖子,琥珀色的蜜里浮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去年收的桂子,今年该用了。”

“奶奶,您歇着。”叶知秋接过陶罐,“我和野子来揉面。”

“我帮你们烧炉子!”暖宝拎着个小蒲扇跑向灶房,“我要让月饼烤得金黄金黄的!”

厨房里渐渐热闹起来。陆野把糯米粉倒在案子上,加水揉成团:“奶奶说,月饼皮要揉到‘三不粘’——不粘手、不粘案、不粘模。”他的掌心沾着面粉,指节粗得像老树根,“秋姐,你揉另一团,咱分头做。”

“行。”叶知秋揪下块面团,包进五仁馅,“你记不记得,去年中秋你买的广式月饼?”她捏着面皮的手顿了顿,“那回暖宝咬了一口,说‘太腻了,不如爸爸烤的玉米饼’。”

“那能一样吗?”陆野笑着把枣泥馅塞进另一块面皮,“广式月饼是甜,可咱这月饼——”他把包好的月饼按进雕花模子,“有桂花香,有奶奶的蜜,有咱俩的手温。”

模子一扣,个月饼“啪”地落在案上,纹路清晰得像朵花。暖宝举着小蒲扇凑过来:“爸爸,这个月饼上有个‘宝’字!”

“那是你名字。”陆野笑着把月饼放进烤盘,“等烤好了,给你留最圆的那个。”

“还要给奶奶留!”暖宝扒着灶台,“奶奶说,她年轻时没吃过这么好的月饼。”

“知道啦。”陆野把烤盘推进灶膛,“火候到了,奶奶准爱吃。”

院门口的老槐树下,王铁柱扛着半袋新收的花生过来:“野子!叶知秋!我老伴儿说,今儿个中秋,咱左邻右舍得一块儿赏月!”他掀开袋子,花生粒在阳光下泛着油光,“热乎的,刚从地里拔的!”

“王哥,你这太破费了!”叶知秋连忙摆手,“咱们自家做的月饼够吃了。”

“破费啥!”王铁柱把花生倒在地上,“你上次帮我家的娃儿辅导作业,我记着呢!再说了——”他冲陆奶奶挤眼睛,“咱奶奶说了,中秋吃百家饼,一年都团圆。”

话音刚落,李狗蛋推着辆二八自行车从巷口过来,后座绑着个鼓鼓囊囊的竹篮:“铁柱哥,我这篮里是‘酥皮月饼’——我妈说,酥皮得叠二十层,咬一口掉渣!”他冲暖宝挤眼睛,“小宝儿,等会儿给你留个,咬一口,渣子能堆成小山!”

“谢谢狗蛋叔!”暖宝挥了挥小拳头,“我给你唱首歌——‘八月十五月儿明,爷爷为我打月饼’!”

陆奶奶颤巍巍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个粗陶碗:“野子,秋丫头,来吃‘团圆汤’——”她掀开碗盖,芋头、红薯、花生、红枣在红糖水里浮着,“你爷爷当年说,中秋喝团圆汤,一家人不分离。”

“奶奶,您怎么知道我想喝这个?”叶知秋舀了碗汤,递到陆野手里,“去年中秋,我还念叨呢。”

“我听你俩聊天说的。”陆奶奶眯起眼笑,“你俩的心思,我这把老骨头全看在眼里。”

院外的桂树被风一吹,落了满地金黄。暖宝蹲在地上捡桂花,小辫梢的红绸子沾了花瓣:“爸爸,我要把桂花装在月饼里!”她捧着把桂花跑过来,“这样月饼就有桂花香了!”

“小宝儿真聪明。”陆野把她抱到腿上,“等烤好了,咱给这个月饼起个名儿——‘团圆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