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灿,我想去看看这幅《窗边的纺纱女》。”苏瑾拿着精美的邀请函,眼中闪烁着纯粹的艺术向往,“如果能近距离感受维米尔的光影,对我的创作一定很有启发。”
林灿接过邀请函,看着上面霍恩海姆家族控股那家鉴定公司的logo,眼神微眯。时机如此巧合,目标直指苏瑾,这绝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展览。
“我陪你一起去。”林灿没有阻止,而是做出了决定。他倒要看看,对方在艺术品上,能玩出什么花样。
展览开幕当晚,香港会展中心名流云集。林灿和苏瑾的出现,吸引了不少目光。如今的林灿,已是亚洲资本圈无法忽视的存在,而苏瑾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吉美博物馆的成功,也在国际艺术界崭露头角。
那幅《窗边的纺纱女》被安置在独立的、安保森严的展厅中央,柔和的灯光打在画布上,画中女子恬静侧影、细腻的光线处理、以及那种凝固时光的静谧感,确实极具维米尔的风格神韵。就连林灿这个对古典油画了解不深的人,也能感受到其非凡的艺术感染力。
苏瑾几乎瞬间就被吸引,驻足画前,久久凝视,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得体、气质儒雅的中年西方男子走了过来,他胸前挂着组委会的专家证件。
“苏瑾小姐,林先生,晚上好。”男子用流利的中文打招呼,笑容温和,“我是这次展览的特邀顾问,艺术史学家弗雷德里克·博格。看到苏小姐对这幅《窗边的纺纱女》如此着迷,真是令人欣慰。”
林灿的“微表情分析”瞬间启动。这个弗雷德里克·博格,笑容标准,语气得体,但他眼神深处有一种过于刻意的热情,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尤其是在看向林灿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