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上下一心

“出成果需要时间!现在前线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大后方和全民的支持!”

一个人的声音打断了争论,她正是苏风眠,她的声音清晰而且具有说服力,“我们在这里争辩胜负没有意义。我们能做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或者去献一次血,去官方平台发一条支持的信息!让前线知道,十几亿同胞站在他们身后!”

……

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在最大的社交平台“寰宇网”上,#蓝月同心#、#守望广寒宫#、#月球防线#等话题牢牢占据热搜前列,如同数字时代的烽火台,传递着信心与力量。

官方媒体如《人民前线》、《星辰防御》等,持续发布着经过严格审查但鼓舞人心的消息:“我军已完成战前部署,士气高昂”、“月球基地生活保障充足,民众无需担忧”。

真正动人的,是无数普通网民的留言。

认证为机械工程师的“江城铁匠”写道:“刚加班完成了一批送往月球基地的精密部件检测。保证质量,就是我们对前线最大的支持!月球,顶住!”

美食博主“山城辣妹子”发布了一张红油火锅的照片,配文:“听说月球食堂改良了川菜配方?等你们凯旋,姐请吃最地道的火锅!平安归来!”

历史系学生“金石考古生”的发言带着历史的厚重:“读史明智。华夏五千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团结,是我们这个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信任,等待,祝福。”

就连一位ID为“平凡的牛马”的用户也晒出了一张深夜派送外卖的照片,背景是灯火通明的航天相关研究院所:“虽然不懂高科技,但我知道准时把吃的和喝的送到工程师手里,也许就能帮上忙。大家都不容易,一起扛!”

当然,网络空间也有零星的质疑和悲观论调,但很快就会被更多充满理性和温暖的鼓励帖淹没。

平台管理员们24小时在线,迅速处理着真正恶意的谣言,精心维护着信息的清澈和信心的堤坝,确保这数字疆场同样稳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这股凝聚力不仅存在于城市和网络,同样延伸至华夏的广袤乡村。

西北边疆某个偏僻的村庄,村委会前的广场上,村民们都聚在唯一的大屏幕下,看着新闻里关于月球的报道。许多老人可能一辈子没离开过县城,但他们浑浊的眼中透着关切,因为他们知道,月亮上有自己的亲人在保卫着脚下的土地。

“阿依努尔家的小姑娘,就在那个什么……影舰队哩!”一位大爷吧嗒着旱烟,对旁边的人说,语气里带着自豪。

“是啊,听说还是驾驶机甲的,有出息!”一位大婶接口。

“阿依努尔·帕夏一家人,走得早,他姑娘古再丽·阿依努尔吃我们百家饭长大,我倒没什么想法,我就希望古再丽·阿依努尔能够平平安安回来。”这时,另一位大婶说道。

此时,村支书拿着喇叭喊道,声音在夜空中格外响亮:“乡亲们!前线在打仗,咱们后方的生产不能停!春耕马上开始了,咱们把地种好,多打粮食,就是给国家做贡献,给月球上的子弟兵最好的支持!”

繁星点点,月光柔和地洒在静谧而广阔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