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锤小队带着与老猎户陈老杠初次接触的详细经过,安然返回磐石谷时,已是次日黄昏。谷内炊烟袅袅,结束了一天劳作的队员们正三三两两聚在窝棚前吃饭休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安定而略显疲惫的气息。然而,在指挥部那座最大的溶洞里,气氛却凝重而专注。
油灯下,林烽、老赵、李文等核心骨干围坐在粗糙的石桌旁,仔细聆听着赵铁锤的汇报。赵铁锤事无巨细地描述了发现痕迹、设计“偶遇”、与陈老杠对峙交谈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对方警惕的眼神、谨慎的言辞,以及最后达成的那个极其脆弱的联络约定。
“……情况就是这样。”赵铁锤最后总结道,“那老猎户,像山里的老狐狸,精得很,也怕得很。想从他嘴里一下子掏出多少有用的东西,难。但好歹,算是搭上了一根线,没暴露咱们的老底。”
林烽一直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桌面上轻轻敲击。听完汇报,他沉吟片刻,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铁锤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林烽首先肯定了赵铁锤的谨慎和机变,“尤其是那个‘偶遇’的法子,既达到了接触目的,又最大程度避免了对方的敌意和猜疑。咱们初来乍到,在人家眼里,跟土匪溃兵没啥两样,警惕是正常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深沉:“山里的老百姓,祖祖辈辈受够了官府欺压、土匪劫掠,现在又加上鬼子汉奸,他们是惊弓之鸟啊。对咱们,他们现在只有怕,没有信。信任这东西,金贵得很,急不来,也强求不来。”
“那……支队长,咱们下一步咋办?”老赵磕了磕烟袋锅,眉头微锁,“总不能老是这么碰运气吧?”
“当然不能。”林烽站起身,走到那张手绘的、标满了记号的地图前,“一次接触,只是打开了一道缝。咱们要做的,是把这道缝,慢慢变成一扇窗,甚至一道门!”
他转过身,目光炯炯:“总结这次经验,我们要制定一个更系统、更长期的外围接触策略。核心就是十六个字:分组划片,定期巡查,帮助为主,交换为辅。”
详细的计划很快在林烽的主导下形成:
1. 任务分工: 将侦察排骨干和部分机灵可靠的队员,混合编成数个2-3人的精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磐石谷周边一个特定扇形区域的定期巡查和接触任务。赵铁锤负总责,统筹协调。
2. 行动原则: 定期化,但不是固定时间,避免规律被摸清;隐蔽化,行动路线多变,痕迹必须清除;接触主动但方式灵活,不硬来,借鉴“偶遇”或通过中间人(如已建立联系的陈老杠)间接接触。
3. 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