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试给王轩的感觉就是,能走到这一步的没有废物。
王轩站在考场中央,目光平静而坚定:“我想讲一个深夜公交车的故事——关于一位司机的选择,关于孤独,也关于温情。”
场景一:深夜车厢
他先用手划定舞台空间:“这是午夜最后一班车。车厢空旷,只有两三位零散的乘客。座椅的塑料面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冷冷的光泽,窗外是空旷的街道,偶尔有昏暗的路灯闪过。每一次颠簸,拉环都会轻轻摇晃,发出细小的碰撞声。空气里带着一点柴油味和夜风的凉意。”
镜头感被一点点勾勒:
? 全景:公交车穿过漆黑街道,车灯扫过空旷路面。
? 横摇:从前门到后排,座椅空空荡荡,显出夜色的孤独。
? 特写:司机双手紧握方向盘,眼神专注,动作一丝不苟。
王轩轻声补充:“夜里,这辆车看起来像一艘在城市里独行的小船。”
场景二:司机的日常
王轩用动作勾勒司机的节奏:“红灯时,他习惯性咳嗽一声,拿起水壶喝一口温水;绿灯亮起,他立刻专注地换挡、转弯。哪怕车上只有寥寥几个人,他也一站不落,规规矩矩地停车、开门、再关门。”
细节展现:
? 有乘客上车时,他习惯性地喊一声:“注意脚下。”
? 当无人上下车,他依旧开门,哪怕门外只有风。
? 他看似木讷,却在每个动作里流露出一种责任的坚持。
场景三:迟到的身影
王轩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节奏感:“车快要到终点时,他远远看到一个身影——一个年轻人背着工具包,拼命往车站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镜头语言:
? 远景:昏黄路灯下,年轻人气喘吁吁,影子被拉得极长。
? 特写:年轻人手里紧握着工具包,额头全是汗。
? 司机视角:后视镜里,时间显示已接近末班的终点时刻。
“司机心里一沉。”王轩用手势比划着方向盘:“按规定,他该直接开走——这趟车到点必须收班。但如果不等,这个人可能就回不了家,要在冷风里走几个小时。”
场景四:心理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