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王权带着刘蓓和林朝,开始了一轮更系统的“踩盘”。
他们看过城北的新建写字楼群,位置尚可,但周边配套不完善。
又去了城东几个老旧商务区,租户多,价格也高,但楼体老化严重。
最后甚至跑到新区,那里的楼盘刚开盘,开发商愿意谈底价,但交通尚未完全配套。
每看一处,王权都会现场列出优劣势,并计算未来三到五年的潜在收益。
“你看,这栋新盘,三年后即便涨五成,单位面积毛利润也比城北的高不了多少。”
王权指着资料说,“咱们公司是要长远经营,不是炒作一笔就走。”
刘蓓点头:“那我们还是该考虑老板的盖楼计划?至少地段和设计都能按公司需求来。”
王权笑了:“正是我想说的。既然市面上的成品楼没有完全符合我们要求的,买地自建反而是最佳选择。前提是选地。”
于是,他们的视线从楼盘转向土地供应市场。
王权带着团队走访了城西新区的商务用地,以及几个潜力商业地块。
每块地都要考虑交通、周边配套、未来升值潜力,甚至政府规划。
一天傍晚,他们站在城西一块待开发的地块边,夕阳把地面染成橘红色。
王权蹲下,摸了摸泥土:“这块地虽不是市中心,但周边规划了三条地铁线,十年后绝对价值翻番。再加上我们公司对办公空间的特殊需求,自建总部完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