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知道了。”国王摆摆手,走到善胜皇后身边,目光落在妆台上的菱花镜上,“镜子里的星象,是玄武七宿?”
善胜皇后点点头:“是。而且,它们好像……与孩子心意相通。”
国王沉默片刻,忽然转身对身后的内侍道:“传钦天监秦监正,立刻到坤宁宫来。”
秦监正来得很快,老头拄着拐杖,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地进了殿,听闻刚才的异状,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忙请国王皇后允许他查看那些铜镜。
他捧着那面菱花镜,翻来覆去地看,又让宫女取来清水擦拭镜面,甚至用指尖轻轻敲击,镜中始终是正常的倒影,再无星象。可他却越看越激动,最后对着国王皇后深深一揖,颤声道:“陛下!娘娘!此乃天大的祥瑞啊!”
“秦监正此话怎讲?”国王问道。
“玄武七宿,乃北方水神之象,主镇妖邪,护佑苍生。”秦监正抚着胡须,眼中闪烁着光芒,“古书有云:‘玄武降世,星象自显,镜映其形,福泽万方。’皇后腹中的圣胎,竟能引动玄武星象入镜,与星辰共鸣,这绝非寻常龙子,怕是……怕是上古真神转世啊!”
“真神转世?”国王心中巨震,看向善胜皇后,两人眼中都写满了难以置信。
“正是!”秦监正语气无比肯定,“昨夜皇后听闻九天仙乐,今晨铜镜自明,映出玄武星象,这都是‘真神临凡’的预兆!仙乐是天庭在迎候,星象是真身在显形!此子降世,不仅能护我净乐国,怕是还要担起荡平三界妖邪的大任啊!”
殿内的宫女们听到“真神转世”四个字,再也不敢有半分恐惧,纷纷跪倒在地,对着善胜皇后的腹部叩拜起来,口中念着“圣胎万福”。碧月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自己也沾了圣气。
善胜皇后抚着腹中的孩子,心中百感交集。她从未想过,自己怀的竟可能是真神转世。那夜的仙乐,镜中的星象,腹中的暖意……一切都有了答案。这个孩子,从一开始就不属于凡尘,他只是借她的腹,降临这世间,完成他未竟的使命。
国王望着窗外依旧盘旋的玄色龙气,又看向善胜皇后沉稳的侧脸,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有这样的孩子,净乐国何愁不兴?天下何愁不安?
那一日,寝宫的铜镜再未显过星象,却成了宫中最大的秘密。只有少数几人知道,七月十五的清晨,玄武星象曾在镜中显现,与一位未出世的婴孩共鸣。而那面最先显象的菱花镜,被善胜皇后小心地收了起来,成了她与腹中孩子之间,一份无声的约定。
秋意渐浓,梧桐叶落满了宫道,寝宫的暖炉早早生了火。善胜皇后的腹形日渐沉重,却也愈发安稳,仿佛里面孕育的不是一个胎儿,而是一颗正在温养的宝珠,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绽放出照亮天地的光芒。
而都城的百姓们,虽然不知道铜镜显星象的奇事,却能感觉到日子越来越安稳。商路畅通,五谷丰登,连往年秋天总会闹的疫病,今年也销声匿迹。他们依旧每日对着玉泉井和老槐树祈福,却不知道,他们所感念的“天恩”,正安然地待在寝宫的暖榻上,听着母亲的心跳,望着窗外的月光,等待着三月后那个注定要惊动天地的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