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华夏修仙学院招生纪实(1):河南省五关考核启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心性评估:优秀!通过考核!” 屏幕亮起绿色提示时,李青身边的洛阳考生周凯却皱着眉 —— 他在传承情景中犹豫了:“家族功法是爷爷传的,放弃会不会不孝?”

情景舱外,叶尘恰好巡查至此,淡金色仙元透过舱壁轻声引导:“传承不是固守,而是让好的东西更完善。你可以把家族功法带到学院,若有可取之处,说不定能融入学院教学,这才是更好的传承。” 周凯茅塞顿开,重新选择 “主动交流融合”,最终评估为 “合格”。

这种 “本土化情景 + 实时引导” 的模式,让心性测试更贴近考生生活,也更能真实评估心性。28 个情景舱每小时可完成 2100 人,截至第三天傍晚,4.8 万考生中,2.9 万人通过考核,通过率 60.4%—— 既筛选出心性稳定的考生,也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误判。

第五关:基础实操关 —— 分组演练 + 导师巡评,保障大省考核质量

五楼 “基础实操区” 是最后一关,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关 —— 河南 850 个名额将从通过前四关的 2.9 万人中选出。这里划分 60 个演练场(比标准多 10 个),每个演练场配备 1 名主考官(从河南各地修仙启蒙站选拔的优秀导师)和 2 名辅助考官,同时为 35 名考生考核,考核内容除 “基础吐纳诀”“灵韵引导术”,额外增加 “灵韵应急处理”(如快速平复紊乱灵韵)—— 考虑到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未来修仙者需承担更多基层灵韵应急任务。

李青被分到 42 号演练场,主考官是郑州修仙启蒙站的张导师,他曾教过李青基础吐纳诀。“别紧张,按平时练习的来,注意吐纳时的灵韵节奏,引导术要稳,应急处理时别慌。” 张导师的鼓励让李青放松不少。

她先演练吐纳诀:吸气 4 秒,灵韵从鼻腔入丹田;呼气 6 秒,灵韵沿经络循环一周,动作流畅,体表泛着均匀的淡青色光泽;接着是灵韵引导术:指尖凝聚灵韵,3 秒内形成稳定的淡青色光团,光团在指尖停留 10 秒未消散;最后是应急处理:张导师用仙元模拟灵韵紊乱,李青 15 秒内就用启蒙课上学的 “静心诀” 平复,灵韵波动恢复正常。

“吐纳流畅,引导稳定,应急处理及时,综合评分 88 分,通过!” 张导师在灵韵功法监测仪上记录,“恭喜你,成为河南 850 名候选者之一!”

李青激动得眼眶发红,她身边的周口考生王强却因引导术光团不稳定,第一次未通过。辅助考官上前指导:“你手指太僵,放松手腕,让灵韵自然流动。” 王强按指导重新演练,第二次成功通过,评分 76 分,刚好卡在河南录取线以上。

叶尘作为总巡考官,在 60 个演练场间穿梭,重点关注边缘分数考生。来自信阳的考生赵琳,前四项都优秀,但实操时因紧张导致应急处理超时,评分 75 分,低于当时的录取线(75.5 分)。叶尘观察后发现她只是紧张,实际能力达标,便建议张导师:“给她一次额外演示机会,重点看应急处理的思路。” 赵琳第二次演示时思路清晰,虽仍超时 2 秒,但叶尘判定 “潜力达标”,将她纳入候选名单。

截至第四天晚上 10 点,河南五关考核全部结束。2.9 万名考生中,850 名考生通过考核,平均每 34 人竞争 1 个名额,与河南 “人口大省 + 名额大省” 的定位相符。这 850 人中,有大学生、农民、工人、教师,年龄从 18 岁到 45 岁,覆盖河南 17 个地市,真正体现了 “全民选拔” 的初衷。

叶尘站在会展中心顶楼,看着考生们或欢呼或遗憾的身影,苏瑶递过考核报告:“河南 850 名候选者信息已录入全国系统,与广东、山东等省份的候选者数据汇总后,将统一送往昆仑巅进行最终入学确认。其他省份如青海(220 人)、西藏(200 人)也已完成考核,全国 个名额候选者全部产生。”

叶尘点头,目光望向中原大地的夜色:“河南考核的顺利,证明按综合条件分配名额是对的 —— 既考虑了人口规模,也兼顾了地域和灵韵基础。接下来,就是昆仑巅的集中培养,这些候选者,将是华夏全民修仙的第一批种子。”

月光下,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灯光渐渐熄灭,但华夏修仙学院的招生故事还在继续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 名候选者,正带着各自省份的期待,等待着昆仑巅的召唤,而这场覆盖全国的选拔,也为华夏全民修仙大业,打下了最坚实的人才基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