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连忙上前,将独轮车上的麻袋一一解开,露出里面一些硝制好的兽皮和山货。
秦军士卒上前仔细翻检,甚至用长矛刺探了几下,确认无甚可疑,这才作罢。
“嗯,过去吧。”什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季风心中暗松一口气,连忙道谢,推着独轮车,带着素心和石头,快步走进了函谷关。
穿过幽深而压抑的关门甬道,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条宽阔平坦的驰道,如同一条巨龙般,向着西方无限延伸。驰道两侧,是阡陌纵横的良田和星罗棋布的村庄。远处,隐约可见一座雄伟城市的轮廓,那便是秦国的都城——咸阳。
踏上关中平原的那一刻,季风清晰地感受到一种与关外截然不同的气息。
这里的空气中,似乎少了几分六国的纷乱与颓靡,多了几分统一帝国的威严与秩序。道路两旁,每隔数里便设有一处烽燧和驿站,传递着来自帝国各处的信息。田野里,可见秦国官吏指挥着农夫进行标准化的耕作,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效率极高。
然而,在这种高效的秩序之下,季风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抑。行人的脸上,大多带着一种谨小慎微的表情,不敢高声谈笑。即便是孩童,似乎也少了几分天真烂漫,多了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早熟与戒备。
法家的思想,如同空气般,渗透到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也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季公子,这便是咸阳吗?”素心望着远处那座在夕阳下泛着金光的雄城,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也有一丝不安。
“还未到,那只是咸阳的轮廓。真正的咸阳城,还在数十里之外。”季风答道,他的目光同样凝视着远方,“咸阳,帝国的中心,权力的漩涡。我们此行,吉凶未卜啊。”
素心默默地点了点头,她能感受到季风心中的沉重。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季风略显冰凉的手,柔声道:“无论前路如何,素心都会陪在公子身边。”
季风心中一暖,反手握紧了素心的手。有她在,即使是龙潭虎穴,他也有勇气去闯上一闯。
又行了数日,他们终于抵达了咸阳城下。
当真正站在这座传说中的帝国都城面前时,季风和石头都不由得被其雄伟壮阔的气势所震撼。
咸阳城,依山傍水,规模宏大,远非六国都邑可比。高大坚固的城墙,如同黑色的巨龙般,蜿蜒盘旋,望不到尽头。城墙之上,箭楼林立,旌旗招展,无数顶盔贯甲的秦军士卒往来巡逻,戒备森严。
宽阔的护城河,如同玉带般环绕着城池,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数座巨大的吊桥横跨其上,连接着城内外的交通。
城门更是高达数丈,青铜包边,铆钉森然,门楣之上,悬挂着“咸阳”二字的巨大匾额,笔力遒劲,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
此刻正值午后,城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来自帝国各地的商旅、官员、信使,以及操着不同口音的六国遗民,汇聚于此,形成一幅既繁华又复杂的景象。
季风三人随着人流,缓缓向城门走去。城门口的盘查,比函谷关更为严格。不仅要查验路引文牒,还要仔细搜查行李货物,甚至连每个人的相貌特征,都要与通缉榜文上的画像一一比对。
季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墨家早已被秦国列为重点清剿的对象,他们的画像,很可能就张贴在咸阳城的各个角落。
幸好,他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伪装。季风不仅改变了发型和胡须,还在脸上涂抹了特制的药水,使得肤色变得更加黝黑粗糙,掩盖了他原本清俊的容貌。素心更是用头巾和面纱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双沉静的眼眸。石头则依旧是那副憨厚老实的模样,倒也不易引人注意。
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城门盘查,他们终于踏入了咸阳城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城内的景象,更是让他们叹为观止。
宽阔笔直的街道,全部用青石板铺就,足以容纳十余辆马车并行。街道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和高大巍峨的府邸。店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来自天南海北,丝绸、瓷器、玉石、香料……应有尽有。府邸则大多是朱门高墙,飞檐斗拱,显示着主人的尊贵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