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墨家秘辛:巨子的遗命(上)

提到影月这个名字,他的心,依旧会不由自主地抽痛一下,如同被一根无形的尖刺狠狠扎中。那个曾经让他敬仰、让他痛恨、让他迷惑不解的女子,那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疯狂、不甘、悔恨与……一丝难以言喻的解脱的女子,以及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掷给他的那枚神秘莫测的黑色火焰令牌,都如同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梦魇般,时刻萦绕在他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让他寝食难安。

“他们……都将墨家最后的希望,都将那份沉甸甸的传承,寄托在了我的身上。可是……我却连墨家为何会在短短数十年间,便从昔日与儒家并称‘显学’的盛况,沦落到如今这般几乎‘消失’殆尽的境地,其真正的、深层的原因,都未能完全弄清楚。我甚至……不知道我们下一步,究竟该走向何方,才能……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与牺牲。”季风的声音中,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与……一种几乎要将他压垮的沉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季公子……”素心轻轻走到他的身边,她没有像往常那样,用言语去安慰他,而是……伸出那双虽然也沾染了风尘,却依旧显得那么柔软而温暖的手,轻轻地、却又异常坚定地,将一件带着她体温的、用细麻布精心缝制的干净外衣,披在了他那因失血、疲惫和寒冷而略显单薄、微微颤抖的肩膀上。

她的声音轻柔而温暖,如同山谷中的一缕清泉,又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能洗涤一切的尘埃与烦躁,也能……照亮一切的迷茫与黑暗。

“你不要……不要太自责了。你已经……做得够多了,也……承受得够多了。”素心凝视着季风那双布满了血丝、充满了痛苦、迷茫与……一种令人心碎的脆弱的眼眸,柔声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心疼与……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任,“墨家的衰落,非一日之寒,也非一人之过。其中牵扯到的恩怨情仇,利益纠葛,理念分歧,以及……那如同惊涛骇浪般无情冲击的时代洪流,其复杂与残酷,远非我们这些身处局中的后辈所能完全想象和轻易改变。你已经……尽了你所有的力量,去守护,去抗争,去……寻找那一线微弱的希望。这就……已经足够了。”

她的手,轻轻覆盖在季风那只因紧握着冰冷的短刃而布满老茧、甚至有些微微颤抖的、同样冰冷的手上,试图用自己掌心的温度,去温暖他那颗因背负了太多沉重使命和无尽伤痛而变得有些僵硬和冰冷的心。

“我们这一路行来,虽然历经了无数的生死考验,但也……并非一无所获,不是吗?”素心的声音中,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智慧与力量,她的眼眸在跳动的篝火映照下,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我们收集到了许多……看似零散破碎,实则……可能隐藏着惊天秘密的线索。”

“从邯郸城破,巨子师父临终前那句‘内有蛀虫,墨道未绝’的沉痛遗言;到火浣山‘炎狱’之中,那块能活死人、肉白骨,也可能反噬其主的神秘‘炎狱之心’的出现,以及公输长老关于墨家内部早已存在的‘以战止战’与‘非攻坚守’的理念之争的讲述;再到稷下学宫藏书阁中,那卷记载着‘望海楼’、‘墨家叛徒’以及儒墨思想碰撞与融合思考的墨家残卷和《太乙九宫占》;以及……那位隐居在齐鲁深山之中,将墨家核心机关秘要托付给你的、不知名的‘守缺派’前辈的沉重期盼;还有……那位风骨铮铮的儒家大儒孔鲋老先生,关于秦始皇图谋‘长生’与‘归墟’的惊人猜测,和他赠予你的那卷记载着墨家在齐鲁故地和东方大海之滨进行秘密探索的古老竹简……”

“还有,”素心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那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对未解之谜的探究,“还有影月……她最后的遗言,‘去归墟,那里有你想要的答案’,以及那枚……与‘炎狱之心’气息截然相反,却又仿佛同出一源的,神秘的黑色火焰令牌。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一块块散落在历史尘埃之中的拼图碎片,看似杂乱无章,毫无关联,但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将它们一一串联起来,仔细地分析,耐心地梳理,或许……就能从中,拼凑出墨家为何会‘消失’的完整真相,也能……真正理解巨子师父留给我们的,那份关于墨家未来走向的,沉甸甸的真正遗命。”

季风的心,被素心这番条理清晰、充满智慧、也……充满了对他全然信任与无私鼓励的分析,深深地触动了。他反手紧紧握住了素心的手,感受着她掌心传来的细腻、柔软与……那份足以融化世间一切坚冰的温暖。他心中的那份迷茫、绝望与疲惫,如同被万丈阳光照耀的冰雪般,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重新燃起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烈的斗志与……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