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刘备使用了某种蛊惑手段,于是决定派人镇守西部边境,阻止本地贤才进入中山投奔刘备。
审配和许攸建议袁绍派遣军队镇守边境,禁止人员通行。
袁绍随即命令高干和将奇领兵前往西部边地镇守。
数日后,在渤海郡西部边境之地,一名白衣文士正骑马西进,却被军士阻挡。
文士听闻中山郡守刘备广纳贤才,欲前往拜访。
但渤海太守袁绍有令,禁止任何人前往中山。
文士尝试交涉,却被军士粗鲁地令回。
他听闻附近有一条山林小道可避开军士,于是在茶肆中向人打探。
茶肆中人们热议渤海贤才投奔刘备之事,文士对此颇感兴趣。
待众人散去后,他尾随那位知情者询问通往中山的山林小道。
知情者透露,有不少本地贤才通过这条小道成功前往中山。
文士坦言自己的目的地是中山而非原本计划的韩馥之地。
他在邺城接触韩馥后改变了初衷,打算考察刘备后再决定是否投奔。
刚进入渤海地界,他便决定先行前往中山,不料被军士阻挡。
今日闻悉有隐秘的山林小道可通往中山郡,绕开军士的盘查。
白衣文士遂追上前询问知情者史阿,其自称为冀州游侠,深谙此道。
近期传闻袁绍阻碍渤海贤才投奔刘备,史阿便借此机会利用自己的地下势力网络,助此等人前往中山投奔刘备,并从中获利。
白衣文士与史阿约定明日傍晚于东光县西门旁茶肆对面的巷道集合。
届时,史阿将带领欲前往中山郡投奔刘备的贤才们,包括白衣文士在内,避开城门的盘查。
次日傍晚,众人如期聚集于约定地点。
史阿将众人分为四批,分批出城。
最后一批的白衣文士有些焦虑,因城门即将关闭。
史阿轻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必焦急。
他喊了一声“军爷!”
,然后从行囊中取出一坛酒和一个钱袋子,走向前。
他不动声色地将酒和钱袋子递给城门校尉。
城门校尉接过东西,检查了一番,满意地点头,并让他们赶紧出城。
最后一批人也顺利通过了城池。
不久后,史阿与众人在竹林会合。
他举起火把,开始领路,众人紧随其后。
白衣文士越走越觉得不对劲,他们明明是走山林小路,怎么现在却来到了江边。
这条河就是子牙河。
众人也开始疑惑,询问史阿为何带他们来到江边。
史阿解释道,之前说要走山林小道只是为了避免消息泄露,实际上他这些天来一直利用子牙河的渔船,已经成功运送了三批人员过去。
子牙河另一端就是中山郡境内的安喜县南部。
正当史阿解释时,黑暗中走出了一群人,他们推出两艘渔船。
史阿命令众人分批次上船,准备出发。
白衣文士也只好跟着上了渔船。
渔船随着江流缓缓前行,白衣文士询问史阿,这条路是否有渤海军士巡视。
史阿回答当然有,但夜间他们疏于巡视,这也是史阿能够成功运送人员的原因。
渔船悄然向西行驶,夜色逐渐淡去,晨曦初现。
白衣文士坐在渔船上,昏昏欲睡之际,隐约听到江畔农家的鸡鸣声。
他询问史阿到了何处,却未得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