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大怒,派兵鸠占鹊巢,霸占北海郡,并将孔融软禁。

他派文丑领军试图阻挡刘备,却未能如愿。

刘备兵分数路攻打青州,赵子龙势如破竹,连克数城。

张合奉命绕道,一路所向披靡,攻进北海郡内。

最后,刘备统帅主力兵马从四面八方攻入北海郡,各路兵马均已占领郡县。

此刻的袁绍已岌岌可危。

在据县城池中,气氛压抑。

郡守府大殿之内,袁绍的脸色阴沉如水。

他坐于首席,气势非凡。

其下的文臣武将,面色凝重,无一敢出声。

过了一会儿,袁绍怒视子远和公则二人,质问他们事情为何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他抱怨各路诸侯不来攻打刘备,如今刘备的军队已深入北海郡内,颜良背叛,频频打败他的军队,他已经陷入了困境。

许攸陷入沉思,长时间无法言语。

他曾建议袁绍拉拢诸侯讨伐刘备,但这一策略却被刘备轻易化解,现在许攸无言以对。

郭图指出,刘备掌握了天子与传国玉玺,从法理上来说,冀州所代表的朝廷才是真正的朝廷。

袁绍更加愤怒,他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他觉得自己袁氏四世三公,威望无人能及。

但他也知道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天子还是玉玺,都在冀州,都在被刘备控制。

袁绍询问众人是否有破局之法,众人面面相觑,武将文丑表态愿意为主公击退刘备军队。

但袁绍更看重谋士许攸和郭图的意见。

郭图承认形势对袁绍不利,冀州兵马已被困北海郡,他们已是瓮中之鳖。

当前局势已成死结,因我等强占北海尚未消化,更担忧境内各县响应刘备。

唯一破局之策,竟是向刘备投诚。

然袁绍决意不降,愤怒非常,认为向刘备投降是奇耻大辱。

郭图万般无奈,袁绍固执己见,且未能看清当下局势。

若继续顽抗,必死无疑。

许攸提议投奔颍川曹操,但袁绍暴跳如雷,认为曹操只是其门下小弟,拒绝投奔。

许攸只能无奈摇头。

此时,文丑建议找同出一脉的袁术支援。

袁绍闻之大喜,决定派人寻找袁术,让其派兵支援。

目前袁术正与陶谦争夺徐州的实际控制权,从青州到徐州距离不远,或有转圜余地。

袁绍派遣使者南下,而后音讯全无,他内心焦虑。

始终知道袁术未曾重视他,而现在他面临两难选择,一是向外征战,一是向刘备投降。

经过坚决的决定,袁绍选择了决一死战,不打算投降。

他召集将领们,鼓舞士气,打算奋力一搏。

会议结束后,一位瘦弱的文吏悄然离开,前往一处秘密地点,与其他六位同伙会面,众人对文吏表示敬意。

林百户得知消息后,命令两名部属秘密出城,将情报传达给总指挥使。

接着,他询问其余四人是否探听到青州东莱猛将太史慈的踪迹。

有人报告称太史慈正在招揽游侠,意图解救被软禁的北海太守孔融。

林百户决定帮助太史慈,尽管有人持保留意见,但团队还是决定听从他的意见,安排行动并强调保命为先。

太史慈在城北的地牢外徘徊,观察地形地势,为营救孔融做准备。

他刚从辽东回来,原本打算将母亲接到辽东,但得知孔融被软禁的消息后,他决定先救出孔融。

这些天里,太史慈一边召集旧日的朋友和游侠,一边策划行动。

数日过去了,他仍在为营救行动做准备。

太史慈尚未找到合适的救援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