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甄俨明白其中的不易之处——朝廷有借未必有还。
商贾群体面对这种情况,往往束手无策。
刘备提醒甄俨,朝廷借款会有连续多次的需求。
甄俨明白新朝廷构建需要大量资金,故表示只要刘备开口,他便会尽力支持。
然而,刘备已经构思出一个双赢的策略,这是他从靖王老祖刘胜那里学到的“用未来钱”
的方法。
甄俨听后,心生喜悦,迫不及待地询问刘备更多细节。
刘备将详细计划写在布帛上交给甄俨。
甄俨看过后心惊胆跳,对刘备的计划赞不绝口,认为此手段超乎寻常,犹如仙人指点。
然而,此计划涉及整个冀州,动静极大,甄俨担心陛下是否会同意。
刘备表示他会向陛下解释,并询问甄俨是否有勇气尝试这个计划。
甄俨坚定地回应,既然计划已经制定出来,他就会全力以赴。
刘备询问甄俨,常往返冀州各郡各县行商的他们,观察到的冀州百姓生活状况如何,尤其是手中是否有闲钱。
甄俨用冀州各郡的经济状况来详细解答。
他描述冀州的十个郡分为三个经济梯队。
其中,中山郡和魏郡百姓最为富裕,被归为第一梯队。
这两个地方的经济繁荣,一方面得益于刘备的治理,另一方面甄家也在中山郡无极县起家,带动了当地经济。
渤海、博陵、河间三郡为第二梯队,这些郡在袁绍担任渤海太守期间就受益于袁氏的威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巨鹿郡则因历史上的黄巾战乱,至今仍未恢复元气,是冀州各郡中最为艰难的一个。
其他如常山、赵国、安平、甘陵等郡国的情况则介于两者之间。
甄俨通过比喻将冀州比作父母,各郡则为其儿女,虽有贫富差距,但都是一家人。
刘备和甄俨商讨冀州发展策略,将重心放在魏郡、中山郡,同时尝试渤海、博陵、河间等地。
甄俨受命联络商贾作为表率推动计划。
不久后,冀州债券发行消息传开,张老先生为众人解释债券和利息的含义。
全城热议这一新政策,各界人士纷纷关注并期待购买债券。
各位乡亲,朝廷在陛下与皇叔的旨意下,推出了所谓的债券筹资方案。
意味着朝廷需要向我们借取资金。
一提到“借钱”
,百姓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张老先生面对众多百姓,详细解释:“朝廷并非无因白借,会支付相应的利息作为回报。”
他进一步阐述:“债券有一年期限和两年期限的分别。”
面对现场百姓的困惑和疑惑,张老先生只能耐心解答。
他说:“一年期的债券,利率为百分之三。
若您借一百钱给朝廷,一年后朝廷将返还您一百零三钱。”
接着,他解释了两年期的债券:“若您选择借给朝廷两年,利率则为百分之五。
两年后,朝廷会返还您一百零五钱。”
百姓们开始理解并对此产生兴趣。
现场人声鼎沸,议论纷纷。
面对百姓的疑惑:“为何朝廷需要借钱?”
张老先生回答:“这是朝廷的新政策,旨在改善冀州百姓的生活,通过借钱的方式让百姓的资金流动起来,以此促进市场繁荣。”
然而,人群中仍有担忧的声音:“如果我们购买了债券,朝廷到期不还款怎么办?”
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感慨:这是千年之后的金融套路,在这个时代的市场上引起了波澜。
朝廷发出的新政策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