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进宫向刘协提出建议,他希望陛下能组织群臣共贺,与民同乐。

他提出,今天除夕夜,打开皇宫的东南西北门户,容纳百姓进宫,共度佳节。

刘协听后欣喜应允,于是这将成为刘协即位以来最热闹、最欢乐的一个新年。

校场上挂满了迎接新年的灯笼,大量的邺城百姓涌入其中,身着新衣,熙熙攘攘,庄严肃穆的宫廷校场瞬间变为热闹非凡的除夕夜市。

百姓们翘首期盼天子和皇叔的出现,同时期待着今年的最后时刻的到来。

为了增添节日氛围,刘备还特别指示在校场内搭建戏台,让相关人员进行表演,校场不时传来百姓的欢呼声和掌声,响彻夜空。

许多百姓感慨道,自从皇叔来到冀州,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跃过温饱线后,人们才能享有精神文明。

这是一条恒久不变的法则。

那些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人,没有资格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

夜深人静,时间已至子时初刻(23点)。

宫中的除夕盛宴已经结束。

刘备引领着天子刘协及百官公卿,出现在校场上方的城门楼,共同见证了除夕夜最后的盛事——与民同乐。

站在城楼上,刘备不禁感慨良多。

回想起黄巾之乱时期,九州生灵涂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冀州在他的治理下,已经安定繁荣,这让他倍感自豪。

“冀州日渐安定,日益繁荣。”

刘协俯瞰下方校场,百姓们人头攒动,都在仰望着他们。

相较于之前在洛阳和长安当皇帝时面临的战争冲突和自身安危的忧虑,现在的邺城仿佛是一个梦幻般的家园。

刘协仿佛看到了大汉再度兴盛的盛景,并深信在刘备的带领下,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刘备听到刘协的夸赞,谦虚回应道:“非我一人之功,靖王老祖的智慧、陛下的信任、百姓的支持以及前线将士的英勇奋战,共同铸就了今日冀州的繁荣。”

刘协点头赞同:“皇叔所言极是,皇叔、将士、百姓皆有功劳,朕之功劳最为微薄。”

他始终保持着谨慎细微的行事风格。

今日,朕与皇叔刘备,与众臣及百姓共享欢乐时光。

自登基以来,未曾有过今日之轻松愉悦。

朕自知功业艰辛,不敢厚颜夺取众人之功。

但朕愿与众人共享此刻太平。

昔日父皇驾崩,洛阳混乱,风雨飘摇,一路走来,刘协朕皆忍耐至今。

如今皇叔刘备鼎力扶持大汉,父皇亦可瞑目矣。

城头之上,刘备与刘协一行人的出现,引起了百姓的关注。

百姓识得此乃皇叔与陛下,少年天子与中年皇叔的组合令人敬仰。

冀州今日之繁荣,皆因皇叔之英明决策,朝廷之有力领导。

百姓感恩戴德,纷纷下跪扣恩。

校场之上,原本欢乐的气氛顿时肃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刘备与刘协身上。

皇权深入人心,天子即是神的使者,无人敢稍有怠慢。

刘协向刘备求助,让百姓站直身子。

刘备领命,向众人宣布陛下之命,方有百姓陆续站起。

刘备面对群臣与百姓,高声问道:“诸位可知陛下为何与民守岁迎新?”

众人齐声询问答案。

刘备豪情万丈地回应:“因为朕欲与众人共同见证大汉王朝新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