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七情六欲,经历变故后会发生变化。

此战若吕布大败,他的王者之梦破碎,其韧性将面临极大考验。

李儒深知吕布的为人,逆境中的吕布韧性并不强。

此外,吕布极为重视家人,其妻严氏、女儿吕玲绮是他的软肋。

生死攸关之际,为了家人,吕布有可能会选择投降。

对于如何驯服吕布这头孤狼,李儒已有对策:拿捏其家人这个软肋。

只要吕布的家人在邺城,他便会永远保持忌惮。

刘备尚未开战,李儒已提前考虑招降吕布之事。

他对胜利有绝对信心,并认为主公与董卓、吕布不同,会接纳好的建议。

这也是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李儒深信朝廷军队必胜的原因。

刘备向李儒提出了质疑:“文优,你真的有把握压制吕布这头猛虎吗?”

李儒回应道:“我能够说出我的看法,自然也有应对吕布的策略。”

此刻的李儒展现出了在董卓麾下的英勇气概。

面对寂静的书房,李儒继续说:“相比于吕布,我更重要于您刘备心目中地位的价值。”

刘备听后表示:“我对你的评价深感欣慰,文优。

你若能处理吕布的招降事宜,便是尽到了为人臣子的职责。”

听到这些话语,李儒进一步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主公,据我们锦衣卫的情报显示,曹操已经暗中策反了吕布麾下的几名将领。”

接着,李儒补充道:“吕布手下的八健将已有三人暗中倒戈,若在这种情形下吕布仍能守住兖州,那才是真正的逆天之举。”

刘备听后追问:“策反的对象是否查清?”

李儒肯定地回答:“已经查实。”

刘备提出了一个策略:“文优,找个合适的时机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吕布。”

李儒明白刘备的意图并表示:“我会把握时机。”

不久后,捷报传来,文丑率领的先锋军所向披靡。

冲破白马城,冀州朝廷军有了立足兖州的稳固据点。

刘备闻讯大喜,随即举行誓师大会。

碧空如洗,阳光洒满大地。

黎阳城外,旗帜如云,人头攒动,队列整齐,气势如虹。

万众一心,目光齐聚高台。

冀州众将齐聚一堂,大旗飘扬。

随着“恭请吾主”

的口号声响起,刘备身披铠甲,腰佩双股剑,精神抖擞地登上高台。

身为大汉左将军、中山侯、冀州牧,他受到朝廷命令出征兖州,收复失地。

面对众多将士,刘备内心激动,正是这些英勇的将士们让冀州和大汉新朝廷有了今日的一切。

他誓言征战兖州,为朝廷收复失地,不达目标誓不归还。

他的声音充满 ** ,高举双剑,大喊“大汉必胜”

这简单而热血的口号,瞬间点燃了所有将士的 ** 。

他们齐声高呼“大汉必胜”

,热血沸腾,准备为战争的胜利而奋战。

声势震天,呐喊如潮,士兵们的呼唤响彻云霄。

百姓们纷纷聚集,目睹眼前即将爆发的大事件。

一声令下,“三军将士听令,随我出发!”

刘备挥剑跃马,直指兖州南地。

全军士气高昂,紧随其后。

骑兵先行,步卒紧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