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姐和霞姐看到他们来,都很高兴,尤其是看到刘小惠出落得越发水灵,言语间满是关爱。
晚饭也是在店里和大姐她们一起吃的,简单却充满家的味道。
晚饭后,两人才回到卫校上晚自习。正当詹晓阳沉浸在书本中时,前排的同学悄悄递过来一张折叠的小纸条。他打开一看,是詹清容娟秀的字迹:
“晓阳:明天(周日)中午开始,93届的师兄师姐们陆续返校,准备毕业考试和毕业典礼。我们饶北的同乡明天中午十二点在女生宿舍楼下的玉兰树下集合,一起接待老乡师兄师姐。你有空一起来吗?——清容”
看完纸条,詹晓阳会心一笑。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93级的师兄师姐们也即将完成学业,步入社会了。
作为95级的新生,接待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是卫校的传统,也是一种责任的传递。
第二天中午放学后,詹晓阳把装钱的背包递给刘小惠,叮嘱道:“惠儿,路上小心点,存好钱就直接回去休息,我要接待师兄师姐们。”
“嗯!知道啦!你放心吧老伙!”刘小惠接过背包,认真点头。
看着刘小惠坐车往邮局方向去后,詹晓阳才转身走向女生宿舍楼。
远远地,他就看到了那棵熟悉的、枝繁叶茂的玉兰树。
时值初夏,玉兰花期已过,但绿叶葱茏,投下大片清凉的树荫。
树荫下,已经站了七八个人。其中,詹清容的身影格外显眼。
她穿着一件干净的白色连衣裙,亭亭玉立,脸上带着她那标志性的、温和而略带羞涩的微笑,正和旁边的同学低声交谈着。
这熟悉的一幕,与詹晓阳前世记忆中的某个画面悄然重叠,让他有瞬间的恍惚。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却又仿佛一切如旧。
“清容。”詹晓阳走过去,打招呼。
“晓阳,你来啦!”詹清容看到他笑容更甜了些。
詹清容手里还拿着一张用硬纸板做的简易牌子,上面用毛笔工整地写着:“热烈欢迎饶北籍师兄师姐们返校!”
不一会校门口开始热闹起来。陆续有提着大包小包、风尘仆仆的学生模样的人走进校园。
他们大多神色疲惫,但眼神中又带着即将毕业的兴奋和一丝对校园生活的留恋。
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背着沉重行囊的男生,拖着行李箱,朝着玉兰树方向张望了一下,看到欢迎牌,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快步走了过来。
“师妹师弟们好!辛苦了辛苦了!”人未到,声先至,是一口地道的饶北客家话,带着爽朗和热情,“我是93级检验班的张云峰,建饶镇的!”
“张师兄好!”
“欢迎师兄返校!”
大家立刻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用家乡话问候着,瞬间拉近了距离。
乡音入耳,倍感亲切。
詹晓阳也上前一步,微笑道:“张师兄,一路辛苦了!我是95口腔班的詹晓阳。来,我帮你拿行李!”说着,自然地接过了张云峰手里最沉的行李箱。
“哎呀!使不得使不得!师弟太客气了!”张云峰连忙推辞,但詹晓阳已经利落地提起了箱子。
“师兄别客气,应该的!宿舍在那边,我们先送您过去安顿一下。”詹晓阳说着,又对詹清容和其他同学说,“清容,你们继续在这里等着,我送张师兄去宿舍,很快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