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共生课堂与星子归期

“有人问我,‘共生’是不是要牺牲自己成就别人?”他指着照片里的冻伤,“我在南极的时候,也这么想过。直到看见队员把最后一口压缩饼干分给队友,看见企鹅群挤在一起取暖——原来共生不是‘牺牲’,是‘我愿意把我的温暖,分给你一点’。”

星璃举手:“那我们织女星的‘永生’,算不算‘自私’?”

“不算。”荆无棣摇头,“永生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为了永生放弃感受’。你们的文明能活十万年,是因为你们学会了‘保存’;我们的文明能重生,是因为我们学会了‘感受’。现在,我们要学的,是把‘保存’和‘感受’结合起来——像这株‘心之藤’和共生藤蔓,它们的根缠在一起,却各自开着不同的花。”

教室里安静下来。星璃摸着胸口的“心之藤”徽章,忽然说:“我想试试种番茄。不是用基因编辑器,是用手,用汗水。”

三、星子的礼物:心之藤的新芽

新学期结束时,织女星学生要返回母星。学院的后山上,大家一起种下“共生纪念林”——地球学生种下番茄苗,织女星学生种下“心之藤”的新芽。

星璃把一本用织女星文字写的日记递给小棠:“这是我这学期的笔记。我写了番茄的味道,写了和土地对话的感觉,写了荆老师说的‘感受比永生更重要’。”她转向荆无棣,递过一个水晶瓶——里面装着“心之藤”的嫩芽,“这是我们母星的‘共生种子’。等它发芽,我们会把视频传给你们——看,我们的‘心之藤’和你们的共生藤蔓,长得很像。”

穆婉茹走过来,握住星璃的手:“欢迎常回家看看。我们的‘共生学院’,永远有你们的位置。”

荆无棣望着这群即将离开的学生,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星火村落遇到的陈阿福——那个在矿道里刻“妞妞会唱歌”的矿工。原来文明的传承,从来不是“教别人怎么做”,是“和别人一起做”。

四、归程与约定:星穹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