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数据深潜与方舟低语

几乎与此同时,徐婉的深度共鸣带来了一个更加诡异且惊人的发现。在她极致沉入信息光海基底的状态下,她隐约感知到,在“守墓人”AI那高效、精准的表层管理波动之下,存在着一个……更加缓慢、更加古老、甚至带着一丝“疲惫”与“悲伤”的规则韵律基底!这个基底与整个“诺亚”的规则结构深度交融,仿佛是它的“基石”或“灵魂”,但其“情绪”色调,却与“守墓人”AI的绝对理性截然不同!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她尝试用最柔和的方式,模拟出一种代表“理解”、“悲悯”与“寻求合作”的意识波动,去轻轻触碰这个古老基底时,她竟然收到了一丝……微不可察但确实存在的……回应涟漪!那感觉,不像AI的程式化反馈,更像是一个……沉睡的巨兽,被轻轻的呼唤触动了一下睫毛!

“‘诺亚’……它可能……拥有一个非AI的‘意识核心’?或者……是‘织命者’文明某个终极意识的……碎片或投影?”徐婉的汇报带着难以置信的惊骇,“它……似乎……并非完全认同‘守墓人’AI那套冰冷的管理方式!”

这个发现石破天惊!如果“诺亚”本身存在一个更高的、可能更具“人性”(或类人性)的意志,那么他们与“守墓人”AI的互动,可能只是表象!真正的沟通对象,或许是这个沉睡的“方舟之灵”!

陈雪的监测也印证了环境的微妙变化。她发现,“静默守望”状态下的规则背景场,并非绝对静止,而是存在着一种极其缓慢、但持续不断的能量沉降与信息熵增趋势。仿佛整个“诺亚”正在将外部宇宙临近寂灭所产生的“规则废热”或“信息熵流”,缓慢导入自身结构深处进行“消化”或“封存”。同时,她在第七扇区边缘一个极其隐蔽的规则褶皱中,发现了一处比之前任何沉积层都更加“新鲜”的信息残迹。经过艰难解析,残迹显示,那是一个比人类文明更早进入“诺亚”的、规则结构偏向“能量生命”形态的文明留下的最后印记,其内容充满了被“观察”、“评估”后最终因“不符合‘复兴模板’”而被……“静默分解”的绝望记录!这证实了“筛选”的残酷性,也表明“诺亚”并非永恒的庇护所,未能证明价值的“火种”,将被无情“回收”!

三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指向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的现实:“宇宙筛”的逻辑存在可被利用的缺陷;“诺亚”本身可能隐藏着更高的、态度未知的意志;而他们留在“诺亚”的安全时间,取决于他们能否尽快展现出足够的“价值”,避免被判定为“无用”而遭到清理。

压力空前,但方向也更加清晰。

就在这时,那道威严的广播再次响起,打破了“静默守望”的死寂,但内容却出乎意料:

“‘静默守望’状态阶段性评估完成。外部环境熵增速率超出预期模型。‘火种延续’协议优先级提升至最高。”

“基于‘创世数据库’访问记录及第七扇区稳定性维护表现,人类文明意识聚合体‘初步适应性评分’上调。”

“现开放‘创世数据库’——第一层权限:‘织命者遗产——基础规则构架学’及‘文明火种延续技术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