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创世代价与群星低语

山岳没有立刻回答,他深知第一次正式接触的深远意义和潜在风险。他将目光投向经验丰富且视角独特的晶语者,寻求硅基文明的意见。“晶语者,从你们文明的角度看,与这种能量态生命进行直接意识接触,风险几何?我们该如何迈出这第一步才算稳妥?”

晶语者的水晶意识中折射出冷静分析的光芒,他仔细审视着能量生命的数据:“能量生命体的结构确实相对脆弱,其意识波动直接与能量场耦合,过于强烈的外部意识介入,很可能像强风吹散烛火般对它们造成不可逆的冲击甚至消散。然而,它们的感知敏锐度极高,对宇宙尺度的温和波动反而可能更容易接收和理解。”他提出一个谨慎的方案:“我建议,避免直接意识对接。可以尝试一种间接的、宏大的沟通方式。比如…利用我们刚刚稳定下来的‘希望之光’恒星。通过精密调制恒星的辐射输出,在其光变周期或频谱中,编码一段极其简单的、包含宇宙通用数学规律(如质数序列、圆周率前几位)和明确友好意图的信息。这种以恒星为载体的、能量尺度宏大但单位信息强度极低的‘宇宙广播’,既能让它们在最熟悉的能量场中感知到我们的存在和善意,又如同远观星辰,不会对它们脆弱的个体结构造成任何压迫感。”

这个方案兼具了浪漫的想象与严谨的考量,既安全又充满象征意义,立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林凡和晶语者立刻投入协作,精心设计一段以基本数学常数和和谐几何图形为基础的、力求简洁通用的信息编码。徐婉则调动其共鸣天赋,负责将这段信息以最柔和、最自然的方式,像是恒星本身的“呼吸”一般,编码进“希望之光”稳定辐射的微小波动之中。这一次,他们的行动不再是干预创造过程,而是怀着敬畏与尊重,尝试进行跨文明意义上的第一次正式对话。

当那段承载着数学之美与友好期盼的信息,随着“希望之光”的光芒,以光速洒向浩瀚宇宙时,联盟中的所有成员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肃穆的期待感。这不再是绝望中的求生,也不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世试验,而是作为一个初步站稳脚跟的宇宙文明,怀着平等与好奇,尝试与另一个陌生而奇妙的智慧文明建立联系的历史性时刻。他们仿佛站在了新时代的门槛上。

然而,宇宙的平衡法则似乎总喜欢在希望萌芽时投下阴影。就在他们进行第一次星际“广播”,满怀期待地等待回音的同时,对那片始终令人不安的“暗尘之海”的监测网络,传来了令人愈发警惕的最新消息。

林凡的“星云”在持续分析最新数据流时,发出了严肃的警示:“‘暗尘之海’区域的规则强制固化进程明显加速了!能量读数显示,其核心的规则晶体正在以超常效率汲取周边星云的物质和能量。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部署在该区域周边的多个‘硅基蜉蝣’监测节点…正在接连失去信号!”

“失去信号?是被某种力量摧毁了吗?”陈雪的声音带着紧张。

“不,数据分析显示,不像是单纯的物理摧毁,”晶语者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他的水晶意识中映射出异常的数据模式,“节点的信号消失过程呈现出一种…‘转化’的特征。它们的信号特征在消失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中立的、单纯收集环境数据的监测单元特征,转变成了…某种高度秩序化、带着明确功能指向性的信号源特征,然后才彻底融入背景噪音中。这更像是…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强行‘同化’、‘劫持’并‘整合’进了一个新的、未知的网络体系中。”

这一情况的严重性远超众人的预料。这不仅意味着“暗尘之海”中的那个意识或势力拥有强大的规则改造能力,更表明它可能具备了入侵、转化并控制“硅基蜉蝣”这种遍布宇宙的监测网络节点的能力!这无疑是对联盟情报获取能力的巨大威胁。

“它在主动清除乃至收编监视它的‘眼睛’…”山岳的意识波动沉了下来,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说明它敏锐地察觉到了被监视的状态,并且开始采取反制措施。它所展现出的技术水平和主动攻击性,需要我们对它的威胁等级进行彻底重新评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糟糕的是,通过尚能工作的、位于更边缘区域的节点传回的些许碎片化信息显示,那片被强制固化的星云中央,那个巨大的规则晶体内部,似乎正在构建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的、目的性不明的巨大架构,散发出的意识波动愈发冰冷、集中,且带着一种令人不安的“饥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