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童选了最鲜艳的红色毛线勾勒边框。初学乍练,复杂纹样难以驾驭,她便老老实实地织着圆形与方形的组合。木梭来回滑动间,思绪却悄悄飘远:怎样才能把“阿芝”和“叶童”的名字,藏进这最简单的几何图形里?她试着调整针脚,让圆形的弧度更柔,方形的边角更暖,像极了两人相处的模样。
旁侧匠人见她专注,随口问:“是织给自己做纪念吗?”
叶童指尖轻抚过未完成的毯面,红线在掌心留下淡淡的温度,她微微一笑:“我不会织给自己,我希望织给一个拥有我心血的人,我花这么多心思所做的事,我希望是一个懂欣赏我的人。”
对于熟练匠人,这样一块小地毯也需耗时数周。叶童作为新手,两个小时过去,也只织出巴掌大的一小块。她望着毯面上稀疏的针脚,不禁莞尔:“照这个速度,怕是真要织上一年了。”可视线落在那抹亮眼的红上,想到阿芝收到礼物时可能露出的笑容,便瞬间攒足了耐心。
节目拍摄间隙,别人忙着打卡景点,叶童却常独自溜回工坊。昏黄的灯光下,她坐在织机前,木梭在指间渐渐流畅,红线在经纬间穿梭,将对阿芝的思念、异国的牵挂,都细细密密织进了毯子里。指尖从生涩磨到发烫,针脚从稀疏变得紧实,直到节目收官那日,这块缀着几何纹样的红边小地毯终于完成——每一针,都是跨越山海的惦念。
而远在福建客家土楼的阿芝,则将她的聪慧发挥得淋漓尽致。劈柴、挑水、使用各式农具,旁人示范两遍,她便能做得有模有样。尽管农村生活简朴,她却适应得极好,仿佛天生就带着一股韧劲。
两边的节目录制都格外顺利,叶童的异域探索藏着细腻心思,阿芝的客家体验透着鲜活灵气,镜头里满是自然流露的亲切感。终于等到工作收官,两人跨越山海团聚,叶童一见面就神秘兮兮地捧出个布包,里面正是那块织了许久的小地毯。
阿芝双手接过,指尖刚触到毯面,便觉绵密柔软的质感漫上来,分量沉甸甸的,全是藏不住的心意。她细细端详着上面质朴的几何纹样,红边勾勒出温暖的轮廓,圆形与方形错落相间,藏着说不出的精巧。
小主,
“宝,这里面有暗号哦!你快找找看。”叶童在一旁支着下巴,眼神里满是期待,像个等着被夸奖的孩子。
阿芝闻言,立刻敛起笑意,眼神变得专注。她俯下身,指尖一寸寸抚过地毯的纹路,认真得仿佛在解读一份独一无二的藏宝图。忽然,她眼睛猛地一亮,指尖稳稳停在毯边一角——那里,用极别致的暗纹针法,巧妙织出了一串数字:。那是她们结婚的日子,是彼此心底最珍视的印记。
“真棒!”叶童立刻竖起大拇指,眼底的笑意更深了,“但是,还有一处哦,再认真看看。”
阿芝的目光重新落回毯面,对着中央那团红色圆形纹样端详了半晌,眉头微蹙,仍有些不解。叶童见状,指尖轻轻点在纹样上,声音柔得像化了的糖:“看这里。”
阿芝凝神细看,这才发现那圆圈并非完整的闭合,而是由两个饱满的半圆弧巧妙相接,正中央还藏着一个灵动的“z”字。她瞬间恍然大悟——那两个半圆弧,不正是字母“c”的形状吗?是叶童英文名“CC”的缩写;而被温柔环在中间的“z”,自然是代表她自己。两个“c”宛若张开的双臂,将“z”紧紧拥在怀里,构成一个完整又充满守护感的圆,把“我拥着你”的心意,织进了每一寸纹路里。
看懂这巧思的瞬间,阿芝的心像被蜜糖裹住,眼角眉梢都染上了明媚的笑意,欢喜得说不出话来。她将脸颊轻轻贴在地毯上,感受着羊毛的温暖质感,仿佛能触摸到叶童在异国灯下一针一线编织时的专注神情。
而阿芝也为叶童精心准备了福建的礼物。她打开行李箱,先是拿出一大包当地特色的糕点与零食,接着,取出一个用油纸细心包好的小包裹,递到叶童面前。
“宝,”她语气里带着几分纵容的无奈,“我知道你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