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
失败。
……
一夜过去,天光微亮之时,韦多宝身前的石地上,已经堆积了厚厚一沓灰烬。
但他并未停下。
白天,他打坐恢复灵力与神识。夜晚,则继续埋首于符纸朱砂之间。
他就像一个最固执的工匠,用最昂贵的材料,一遍遍地试错。每一次失败,他都会停下来,闭目推演许久,在兽皮上记录下失败的原因,以及新的修改方案。
他发现,单纯地修改符文脉络并不可行。五行灵力相生的特性,远比单一灵力复杂。它们之间不仅是催动,更是一种制衡。一条通路顺畅了,另一条便会淤塞。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构建一个精密的器具,任何一个部件的尺寸有分毫差错,都会导致整个器具的崩溃。
又是五日过去。
这几日不眠不休的绘制与推演,让他神识消耗巨大,脸色也有些苍白。他储物袋中的灵石,加上之前所有的缴获和酬劳,如今只剩下五百余块。看似很多,但若是这般消耗下去,也支撑不了多久。
他没有立刻打坐,而是走出了石室,来到洞府内那片小小的药园。
这是神笔阁地字号洞府自带的,里面种植着一些常见的一阶灵草。苏璎说,此地的灵气比玄字号洞府浓郁了三成,更适合灵草生长,也更利于修士修行。
韦多宝蹲下身,看着一株青玉草。草叶上的露珠,在月光石的映照下,折射出淡淡的光晕。水汽滋养着草木,而草木的根系,则深深扎根于灵土之中。
他伸出手指,轻轻触碰了一下湿润的泥土。
土,承载万物。
他体内的五行循环,是以土灵气为基石,承载了其他四行。
那么,为何不能在符箓中,也构建这样一个“基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寻常符箓的脉络,都是平面的,所有符文都在同一层符纸上交错。如果,将符箓的结构,分为两层呢?
以土系符文构建一个稳固的底层“基座”,用来承载和传导灵力,再以金、木、水、火四系符文,在“基座”之上,构建一个负责催动和爆发的上层结构。
如此一来,下层主稳定,上层主功效,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却又通过土生金的节点,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个想法一生出,便再也挥之不去。这完全颠覆了张铁山玉简中记载的所有制符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