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味瞬间在口腔炸开,幻象如玻璃般碎裂。她强行切断情感反馈,切换至战术推演模式。“孤影”的界面重新稳定,开始逐帧分析音频波形。高频段果然异常,出现规律性的脉冲编码,像是隐藏的信息层。
解码至第三十七秒,原始影像终于清晰呈现。
一间狭长的实验室,墙壁涂满防辐射涂层,角落摆着一台老式离心机。中央是一张医疗床,林璇躺在上面,脖颈旁连着输液管,脸色苍白。一名身穿研究员制服的男人站在床边,手中握着注射器,正缓缓将紫色药剂推进她的血管。那人侧脸清晰——是陈默的父亲。
镜头外,一个女人站在记录仪前低头书写。黑发挽成发髻,领口别着一朵银莲花胸针。她忽然抬头,目光平静,毫无波澜。不是复制体,也不是投影。那是苏璃本人,在三年前基因事故尚未爆发时的模样。
画面继续播放。研究员放下针管,转向记录仪说了句什么。虽然无声,但“孤影”通过读唇还原了内容:“第十七次适应性测试完成,目标意识稳定,基因链融合进度达百分之八十九。”
右下角跳出时间戳:灭门案发生前四十八小时。地点标注为“灰星轨道站B7区”。
林昭拔出存储器,动作干脆利落。音乐戛然而止,驾驶舱重归死寂。她盯着掌心那枚小小的装置,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这段录音不该存在——它不在公开档案中,也不在守夜人交给她的23段资料里。它是被刻意藏匿的,是唯一一份可能记录真相的实物证据。
为什么是第二十三段?
为什么偏偏由陈默保管?
她转头看向副驾上的男人。他依旧闭着眼,呼吸均匀,面容平静,看不出丝毫伪装的痕迹。可就在她目光扫过他袖口时,那朵蓝星花刺绣忽然轻轻颤了一下——不是风吹,也不是震动,而是随着他肌肉的细微收缩,动了那么一下。
像是在做梦。
又像是……在回应什么。
她收回视线,迅速调出“破晓号”最近的航行日志。系统显示,自从克隆体苏醒后,战舰曾在两小时前发送过一次极短的脉冲信号,持续仅0.6秒,频率处于常规自检范围,因此未触发任何警报。但经“孤影”比对,该信号的共振特征,竟与沈烬机械义肢的密钥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