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了个凉水澡,试图驱散那份由内而外的疲惫。
像无数个相似的早晨一样,奕帆习惯性地打开了手机上的喜马拉雅APP,点开了那个我订阅了无数遍,几乎能背出内容的历史节目——《大航海时代的风云》。
主播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再次将奕帆带入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1488年,迪亚士的船队终于绕过了非洲最南端的‘风暴角’,为葡萄牙打开了通往东方的希望之门;1492年,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女王的资助,固执地向西航行,最终叩开了新世界的大门;1519年,麦哲伦的舰队扬帆起航,用生命的代价,首次证明了地球是圆的……这是一个属于冒险家、航海者和野心家的时代,西方世界的版图伴随着帆影与炮火急速扩张,他们走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开始主导往后数百年的全球秩序……”
“……而与此同时,在我们古老的东方,曾经七下西洋、舰队规模冠绝全球的郑和宝船,早已化为了历史的尘埃。海禁政策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禁锢了民族向外探索的脚步。我们开始转身向内,渐渐与那片蔚蓝的海洋疏离,曾经的领先优势,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最终迎来了那段漫长而屈痛的沉寂……”
“每每念及于此,总让人扼腕叹息,愤懑难平!”
主播的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慨与激昂,像一根根烧红的针,精准地刺入奕帆心中最敏感、最不甘的角落。
每一次听,这股愤慨都如同潮水般涌来,一次比一次猛烈。
奕帆攥紧了拳头,指节微微发白。
为什么?!
为什么不是我们的舰队继续驰骋大洋?
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先民去发现新大陆,去将广袤的太平洋变成华夏文明名副其实的“内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