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允许商贾合伙出资,成立商号,约定出资多寡,盈亏按出资比例分担。
即便商号亏蚀,出资人也只需承担出资额内的责任,不至于倾家荡产。
如此,可吸引更多商贾参与。
卫承芳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这...这岂不是与现有的合伙经营大不相同?
唐江龙也惊讶地看着奕帆,他虽知奕帆见识不凡,却没想到能提出如此新奇的想法。
奕帆坦然道:此乃海外通行之法,名曰有限责任公司。
可极大鼓励商贾投资兴业,促进商贸繁荣。
卫承芳陷入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良久,他长叹一声道:奕大人这些见解...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这权责分明流程简化引入商贾之力而非一味盘剥之论,可谓切中时弊!
他站起身,在堂内踱步,显得十分激动道:老夫在户部多年,深知漕运、市舶之积弊,然积重难返...
若能在你这新辟之港试行新法,或可为天下先,开一番新气象!
他转向奕帆,目光中充满期许道:不过,奕大人可知,此举必定触动无数既得利益者,阻力之大,恐超想象。
奕帆肃然起身,正色道:多谢大人指点。
晚辈既受皇命,便当竭尽全力。
但有一线可能,便愿效仿商君、王荆公,虽千万人吾往矣!
好!好一个虽千万人吾往矣
卫承芳连连赞叹,道:后生可畏!
若朝中多几个如奕大人这般敢于任事、思路开阔的年轻才俊,何愁我大明不兴?
他走回座位,郑重道:老夫在南京,虽无力直接相助,但若有何需咨询之处,或可在律法、制度上为你参详一二。
能得到卫承芳这样的清流重臣如此评价和隐性支持,奕帆心中大喜,连忙躬身道:多谢大人!
有大人指点,晚辈如拨云见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卫承芳摆摆手,忽然问道:奕大人今年贵庚?
奕帆如实答道:晚辈今年十六。
十六?
卫承芳再次震惊,他仔细端详奕帆,摇头叹道,观你言行,老夫还以为至少二十有余。
想不到如此年轻,便有这般见识魄力,当真难得!
唐江龙笑道:卫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奕兄虽年纪小,可经历的事情比许多人都多。
这一路南下,可是破了不少阴谋诡计呢!
卫承芳若有所思道:可是与天魔教有关?
奕帆点头道:大人明鉴。
自离京以来,屡遭暗算。
在临清,他们勾结漕帮,以人母相挟;
在扬州,又派来美人,意图下毒。
卫承芳面色凝重道:这天魔教为祸日久,朝廷屡剿不绝。
你既要开拓海疆,更要小心防范。
晚辈明白。
奕帆道,故而更觉革新之必要。
唯有打破旧有格局,方能断绝这些魑魅魍魉的生存土壤。
卫承芳深以为然道:此言大善!
老夫虽老,愿为你摇旗呐喊!
三人又畅谈许久,从海事管理谈到赋税改革,从人才选拔谈到科技兴邦。
奕帆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每每发言都让卫承芳赞叹不已。
而卫承芳深厚的官场经验和务实态度,也让奕帆受益匪浅。
直到日上三竿,奕帆二人才告辞离去。
走出卫府,唐江龙长舒一口气,笑道:这位卫尚书,当真是名不虚传!
连那么精巧的镜子都不要,这要是换做别的官员,怕是早就眼放绿光了。
奕帆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意味深长地道:正因为有卫大人这样的清流在,这大明才还有希望。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让这希望之火,燃得更旺些。
雪后的阳光照在他年轻的脸上,那双眸子格外明亮。
有了卫承芳的理解与支持,他对未来的道路,更加充满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