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循着经脉缓缓游走,果然,在她丹田气海深处,奕帆清晰地感应到一丝微弱却异常精纯的阴柔内力正在缓缓滋生、自行流转,虽然细若游丝,却韧性十足,与她自身的温婉气质颇为相合,显然已初步扎下了根基。
“很好!”
奕帆眼中露出毫不掩饰的惊喜之色,收回手指,赞赏地看着杨芳,道:“芳儿,你天赋甚佳,悟性亦高!
短短数月,无人从旁详细指点,竟能凭借心法口诀自行筑基入门,凝练出了如此精纯的一丝本源真气!
假以时日,持之以恒,必能在武学一道上有所成就,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亦不在话下!”
得到情郎如此肯定和夸赞,杨芳心中大喜过望,所有的思念、等待、以及独自练功时的迷茫与艰辛,仿佛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她激动之下,忘乎所以,竟忘情地向前一步,扑入了奕帆怀中,紧紧抱住了他精壮的腰身,将发烫的脸颊埋在他坚实的胸膛上道:“真的吗?奕大哥!
太好了!芳儿……芳儿好高兴!”
温香软玉满怀,少女身上淡淡的体香与那新染上的、优雅迷人的香水味交织在一起,萦绕在鼻尖,奕帆心中亦是一荡,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自然而然地伸出手,回抱住她纤细而微微颤抖的娇躯。
两人相拥片刻,都能清晰地听到彼此加速的心跳声。
杨芳这才意识到此举过于大胆亲密,嘤咛一声,慌忙松开,连退两步,脸颊红得如同熟透的苹果,羞得几乎要滴出血来,低着头,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奕帆看着她这般娇羞无限、我见犹怜的模样,心中爱怜更甚。
他温和地笑了笑,不再逗她,转而询问起她家中近况,问她近日读些什么书,做些什么女红,将话题引开,缓解她的尴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芳也渐渐平复了心情,细声细语地回答着,暖阁内的气氛重新变得温馨而融洽。
直到窗外天色渐暗,府中开始掌灯,奕帆才起身告辞。
杨员外一家亲自送他到府门外。
临别时,奕帆停下脚步,低声对杨员外道:“杨伯父,年后开春,奕某需再往江南,处理建港及工坊诸多事宜,恐怕需停留一段不短的时日。
那边诸事繁杂,身边也需可靠之人打理些内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旁含羞带怯、竖着耳朵听的杨芳,声音温和却清晰,道:“若伯父与伯母舍得,可否让芳儿随我同去?
一来让她见见世面,二来……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杨员外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
这分明是已将女儿视为身边最亲近之人,未来主母的姿态啊!
他激动得胡子都翘了起来,连连点头,声音洪亮道:“舍得!舍得!一万个舍得!
贤侄愿意带着芳儿,是她的福气,也是我杨家的荣耀!
老夫和她娘一百个放心!
芳儿能跟着贤侄去江南历练,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女儿凤冠霞帔、成为奕府女主人的那一天。
一旁的杨芳虽然一直强作镇定,但听到父亲如此反应,又听奕帆提及“江南”、“同去”、“照应”等语,冰雪聪明的她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顿时心如鹿撞,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幸福感瞬间淹没了她。
她偷偷抬眼,飞快地瞥了奕帆一眼,那目光中交织着羞涩、狂喜、依恋与对未来无限的憧憬,芳心早已彻彻底底地、毫无保留地系在了眼前这个卓尔不群的青年身上。
奕帆对杨员外点了点头,又深深看了杨芳一眼,这才在杨府一家人热情洋溢的送别声中,转身融入西安城华灯初上的街景之中。
身后,隐约还能听到杨员外抑制不住兴奋的朗笑声。
离开杨府,奕帆没有立刻回家。
他来到烟火局,让小厮一起提着那三枚硕大的烟花,走在愈发热闹的街道上,心中一片宁静与满足。
解决了杨芳这边的事情,仿佛了却了一桩重要的心事。
夜空中有零星的烟火升起,炸开,虽然比不上他手中这官制烟花的气势,却也别有一番年节的韵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他轻声吟诵着唐代苏味道的诗句,嘴角噙着一丝笑意,加快了步伐。
家中,还有一场热闹温馨的年夜饭,和一帮等着他归去的家人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