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工程行聚 匠心如磐

奕某在此,谢过大家!”

说着,他对着众人,再次深深一揖。

“东家!”

“使不得啊东家!”

匠人们纷纷避让,心中那份归属感与敬佩,更是达到了顶点。

奕帆直起身,笑容愈发和煦,转头对李达、吴荣和付刚道:“李达,付大哥,大哥,今日午饭,我们就不回去了。

吩咐下去,工程行食堂今日加餐!

每人加一只鸡腿,或者一只鸭腿,任选!

再给每位兄弟打二两西凤酒,驱驱寒,也庆贺新春!”

“好嘞!”

李达响亮地应了一声,兴冲冲地就往食堂跑。

付刚也哈哈大笑道:“没问题!

酒肉管够!

正好俺也馋食堂老张头做的红烧肉了,今天定要多吃两碗饭!”

匠人们闻言,更是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多谢东家!”

“东家威武!”

消息迅速传开,整个工程行大院都沸腾了起来,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

午饭时分,宽敞的食堂内座无虚席,人声鼎沸。

大盆的烩菜,热气腾腾的馒头,再加上那油光锃亮、香气扑鼻的鸡腿或鸭腿,以及那每人二两、用粗瓷碗盛着的清澈烈性的西凤酒,让每一个匠人都吃得满面红光,心满意足。

奕帆、吴荣、付刚、陈师傅及其徒弟,以及几位匠人头领坐在一桌,与众人一同用餐,毫无架子。

奕帆甚至亲自起身,为几位年长的匠人斟酒,引得他们受宠若惊,连连道谢。

席间,众人谈笑风生,气氛热烈。

有匠人即兴唱起了粗犷的关中号子,引得满堂喝彩;

也有人说起家乡过年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奕帆时而插言几句,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诸如“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被他巧妙化用为“杯酒聚匠心”,更显风趣,拉近了与众人的距离。

酒至半酣,奕帆举杯,对同桌的陈师傅等人道:“陈师傅,诸位老师傅,小马你们几个年轻人,工程行去岁成绩辉煌,全赖诸位技术精湛,管理有方。

奕某敬大家一杯!”

陈师傅连忙举杯,花白的胡子因激动而微颤,道:“东家过誉了!

老朽不过是尽了本分。

若非东家信任,提供了这么好的用料和章程,又体恤匠人,大伙儿哪能有这般心气儿干活?

老朽痴活几十年,能在东家手下做这开风气之先的活计,见识这闻所未闻的卫生之法,已是莫大的福分!”

说罢,一饮而尽。

小马、小何、小施三个年轻人也激动地跟着干杯,小马嘴快,道:“总镖头,跟着您干,我们学到的不仅是手艺,更是做人的道理和眼界!

我们一定好好跟师傅学,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午后,阳光正好,驱散了些许寒意。

大部分匠人酒足饭饱,各自休息或在院中闲谈消食。

奕帆则与吴荣、付刚,以及陈师傅和他的三个徒弟,还有另外两位经验最丰富、专攻水管铺设和砖石结构的老师傅,一同来到了作为技术讨论室的工棚内。

棚内生着炭盆,墙上挂着各种施工图纸和工具。

众人围着一张粗糙的大木桌坐下,上面还散落着些炭笔和算盘。

奕帆呷了一口浓茶,驱散了酒意,神色转为认真,道:“陈师傅,各位,趁着今日有空,咱们聊聊这几个月下来,咱们这‘新式卫生工程’在实际应用中,可遇到了些什么难题?

大家畅所欲言,无论是工艺改进,还是材料问题,都但说无妨。”

陈师傅沉吟片刻,率先开口道:“东家,承蒙您看重,老朽就直说了。

这新式茅房、浴室,确是方便洁净,远胜旧法。

然则,有几处细节,确常出问题。”

他指着墙上的一张水管走向图道:“其一,便是这铸铁水管接口处,虽用了麻丝桐油密封,但时日稍长,或因冷热变化,仍有渗漏之虞。

尤其是埋于墙内或地下的部分,一旦漏水,检修极为麻烦,往往需破开墙面地面,劳民伤财。”

专攻水管的王师傅立刻接口,他是个黑瘦精干的汉子,说话直接道:“总镖头,陈师傅说得是!

还有那控制水流的铜闸阀,用的次数多了,里面的芯子容易磨损,关不严实,滴水不止。

好的铜料价高,次一点的又不耐用。

俺们试过加厚,但开关又变得费劲。”

小何在一旁补充道:“还有陶瓷马桶与下水管连接的地方,那个叫‘存水弯’的物件,烧制时形状要求高,稍有偏差,安装时就容易漏,或者排水不畅。

而且陶瓷质地脆,运输、安装过程中,稍有磕碰就可能产生不易察觉的裂纹,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渗水,查找起来很是头疼。”

小马也挠头道:“水塔也是个问题。

虽然我们按东家说的,用了钢筋(其实是熟铁条)加固,内壁也用糯米灰浆混合三合土反复夯实抹平,但若地基稍有沉降,或者材料收缩不均,时间久了,还是可能出现细微裂缝,导致漏水。

小主,

修补起来,甚是繁琐。”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一一摆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