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地牢,外面已是阳光刺眼。陈暮眯起眼睛,感受着阳光带来的暖意,心中却是一片冰寒。周瑜的刀,比他想象的更快、更狠、更刁钻,直指曹军最脆弱的命门。
时间紧迫!陈暮立刻行动起来。
他首先以八百里加急,将密信内容及自己的判断,写成密报,直送曹操行辕。信中,他并未夸大其词,而是客观陈述了周瑜的谋划,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将计就计。
他建议,乌林粮仓外松内紧,明面上维持原状,暗地里却调派重兵埋伏,张网以待,若江东军真来偷袭,必叫其有来无回!同时,立刻加强对刘备的监控与威慑,可遣使申饬,或调动部分兵马向其驻地施压,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至于城内的“隐鳞”,则秘密排查,引蛇出洞。
送出密报后,陈暮并未等待曹操的回复。他深知战机稍纵即逝,必须在周瑜察觉计划泄露之前,完成部署。他利用自己“督荆北、假节”的权力,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安排。
他密令文聘,从水军中挑选绝对可靠的死士,驾驶那些仿造江东制式改造的快船,伪装成江东哨探,故意在乌林附近江面出没,做出侦察地形的姿态,进一步麻痹可能存在的敌方眼线。同时,调遣麾下最精锐的一部北军,由亲信将领率领,趁着夜色,秘密进驻乌林粮仓周边的山林和废弃村落,构筑隐蔽的伏击阵地。
对内的清查则更为谨慎。他没有大张旗鼓,而是让王粲以“核查军械损耗、优化仓储管理”等名义,对郡府内所有能接触到粮草转运、城防布控信息的官吏进行了一次秘密的背景复核和近期行踪调查。同时,暗线被激活,重点监控那些与原蔡氏关系密切、或近期行为异常、或有不明来源财富的官员和士族。
襄阳城表面依旧在为前线大军供应粮草而忙碌,但一层无形的、紧张的大网,已经悄然撒下。陈暮坐镇郡守府,如同一个耐心的渔夫,等待着鱼儿上钩,也警惕着水下可能存在的暗礁。
数日之后,曹操行辕的回复送达。回复依旧简短,只有两个字:“准奏。” 后面跟着一行小字:“刘备处,朕已遣满伯宁(满宠)持节前往,卿专注荆北即可。”
曹操的支持,让陈暮心中稍定。满宠出马,以其实力与酷烈手段,足以让刘备不敢妄动。现在,他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应对周瑜的阴谋和揪出“隐鳞”之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