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暂停攻城。围三阙一,在城西留出缺口。”黄忠下令。
“围三阙一?将军,这是……”副将不解。
黄忠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金旋勾结蛮兵,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内部必然不稳。郡兵未必愿为其死战,蛮兵更是唯利是图。我军强攻不下,改为长期围困,并网开一面,其内部生变的可能性更大。同时,派使者潜入城中,散播消息,言只诛首恶金旋,胁从不问,若能献城或擒杀金旋者,重重有赏!”
黄忠的策略很快奏效。
围城半月,临沅城内粮草日渐短缺,人心浮动。金旋对郡兵和蛮兵本就心存猜忌,此时更变本加厉,动辄打骂,甚至以通敌之名斩杀了几名稍有怨言的低级军官,引得军中更加不满。
而黄忠“只诛首恶,胁从不问”的消息在城内悄悄传开,更是动摇了守军的意志。部分郡兵将领开始暗中串联。
这一夜,月黑风高。数名对金旋早已不满的郡兵军官,悄悄打开了自己负责防守的北门,并在城头举火为号。
早已准备多时的鹰扬营精锐,见信号立刻发起总攻!如同决堤洪水般涌入城内!
城内顿时大乱!守军各自为战,甚至自相残杀。蛮兵首领沙摩柯见大势已去,又听闻黄忠勇勐,不敢恋战,率领本部人马从预留的西门缺口仓皇逃入深山。
金旋在亲兵护卫下,欲从南门突围,正好撞上亲自入城追杀的黄忠!
“金旋逆贼,哪里走!”黄忠大喝一声,声如惊雷,拍马舞刀直取金旋。
金旋魂飞魄散,勉强举刀招架。奈何他武艺本就寻常,又心胆已裂,如何是黄忠的对手?不到三合,被黄忠一刀斩于马下!
主将授首,残余守军纷纷弃械投降。天光放亮时,临沅城头换上了“陈”字大旗和“黄”字将旗。
黄忠入城,立刻出榜安民,重申只诛首恶,不扰百姓。将金旋首级传示武陵各县,负隅顽抗者纷纷归降。对于逃入深山的五溪蛮,黄忠依陈暮之策,派出能言善辩之士入山招抚,承诺只要不再为乱,可设官治理,互通有无。沙摩柯等蛮首见金旋已死,陈暮势大,又见黄忠并未赶尽杀绝,权衡利弊后,陆续派人请降。
至此,武陵平定,荆南三郡彻底纳入陈暮的直接掌控之下。消息传回襄阳,军民欢庆。陈暮下令,擢升黄忠为镇南将军(遥领,以示荣宠),厚赏有功将士,并选派得力干吏,赴武陵担任太守,推行襄阳政令,安抚蛮夷,发展生产。
站在襄阳城头,陈暮南望,荆襄九郡,政令自此畅通无阻。他这块砥石,不仅在北方的压力和东方的威胁下屹立不倒,更将根基深深扎入了荆楚大地。乱世争雄的棋盘上,他已然成为一方不容忽视的棋手。下一步,他的目光将投向何方?西边的巴蜀,还是东边的江东?亦或是,北望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