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对刘备。可派一能言善辩之士,再赴油江口。不必提放人,只言赵云性命暂时无虞,但最终生死,取决于刘备之‘表现’。让其继续向陈暮施压,索要实际城池与权力,若能令孙刘陈三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则赵云或可多活些时日。此为驱狼吞虎,持续消耗荆州。”
“第二,对陈暮。其既上表质疑,又暗中活动,可见对赵云甚为在意。丞相可不予直接回应,但可通过某些渠道,‘不经意’让陈暮知晓,赵云之生死,亦在其一念之间。若其愿在荆州事务上做出更多‘让步’,例如开放部分商贸,或在水军建设上有所限制,或许……事情还有转机。此乃敲山震虎,试探其底线。”
“第三,对周瑜。可将刘备为救赵云,不惜一切代价向陈暮施压的消息,透露给江东。周瑜多智,必能看出其中机会,或会趁机勒索刘备,或会加大西进力度,逼迫陈暮分兵。此乃火上浇油,乱中取利。”
曹操听完,微微颔首,贾诩之策,深合他意。将赵云这颗棋子用活,持续给三方制造麻烦与裂痕,远比简单杀掉泄愤来得高明。
“便依文和之计。传令,挑选使者,再赴油江口。至于陈暮和周瑜那边……你知道该如何做。”曹操眼中闪过一丝掌控一切的冷光。
曹操的使者再次抵达油江口,这次带来的不再是处刑的通知,而是一种更磨人的“希望”。
使者面对形容憔悴的刘备,语气倨傲中带着施舍:“刘皇叔,子龙将军之性命,丞相暂且寄下。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最终如何处置,还需看皇叔之诚意。若皇叔能展现足够价值,令丞相看到留赵云一命之利,或许……”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再明白不过。刘备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证明的方式,显然就是给陈暮制造更大的麻烦。
使者走后,刘备瘫坐在席上,面容枯藁。希望的微光带来的不是解脱,而是更深重的枷锁。他明知是曹操的毒计,却不得不沿着这条路上走下去。
“孔明……吾该如何?难道真要逼反陈暮吗?”刘备声音沙哑,带着无尽的疲惫。
诸葛亮羽扇轻摇,眉头紧锁:“主公,曹操此计,乃阳谋中的阳谋。我等若无所作为,子龙危矣;若逼迫过甚,与陈暮彻底决裂,则我等亦危矣。为今之计,唯有……继续与陈暮周旋,但需把握分寸。”
他沉吟道:“可再派孙乾赴襄阳,不再强索城池,而是请求更多的粮草、军械援助,并希望陈暮能开放孱陵或作唐的部分市场,允我军民采购物资。理由便是为迎接少主、安置流民,以及……维持军力,以便在必要时‘配合’陈暮防御江东。此举,既回应了曹操,亦未触及陈暮核心利益,或许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