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们被他的气势所慑,又被他话语中的道理所动,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能!”随即,零星的应和声响起,最终汇成一片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能!能!能!”
赵云收剑入鞘,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中多了一丝满意。“很好!傅肜!”
“末将在!”
“即刻起,按我制定的操典,开始训练!先从队列、军姿开始!”
“诺!”
接下来的日子,襄阳城西大营成了整个荆州军中最“热闹”的地方。赵云练兵,极其严苛。站军姿、走队列这些基础训练,要求一丝不苟,稍有差错,便是斥责加练。他亲自示范长枪突刺、格挡的动作,要求每个士卒都必须掌握要领,反复练习直至形成肌肉记忆。
他并非一味严酷,时常深入士卒中间,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想法,亲自指导动作,与士卒同吃同住(虽有自己的军帐,但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场或与士兵一起用餐)。他寡言少语,但每一句话都直指要害,赏罚分明,很快便在军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
新兵们起初叫苦不迭,但在日复一日的操练中,身体逐渐强壮,纪律性大大提高,眼神中也开始有了军人的锐气。他们私下里议论:“赵将军厉害是厉害,但跟着他练,心里踏实!”“听说赵将军当年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杀得曹军鬼哭神嚎!”“咱们好好练,将来也能像赵将军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暮时常轻车简从,前往城西大营视察。他从不干涉赵云的训练,只是静静地在一旁观看,有时会与赵云并肩走在校场上,讨论兵法和军制。
这一日,陈暮又与赵云谈及即将可能面对的对手。
“子龙,依你之见,若周瑜卷土重来,我水军当如何应对?”陈暮问道。
赵云沉吟道:“主公,江陵水寨经此一役,已固若金汤。文仲业将军沉稳持重,足以独当一面。然江东水军根基深厚,周瑜善于出奇,不可不防。云以为,除却固守,我水军亦需适时出击,演练进攻阵型,熟悉外江水战,方能掌握主动。守江必守淮,然于我荆州而言,守江陵亦需能战于大江之上。”
陈暮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子龙所见,与士元不谋而合。他亦建言,文聘水军不能只满足于守寨,当择机出寨操演,甚至可遣偏师,巡弋巴丘、陆口一带,以示存在,震慑江东。”
“庞军师高见。”赵云点头。他对那位相貌奇特、手段凌厉的军师中郎将,也抱有敬意。
“还有北面。”陈暮目光转向北方,“曹操元气渐复,迟早南下。届时,骑兵至关重要。子龙你精于骑战,新兵练成之后,我欲以你为核心,组建一支精锐骑兵,以为我军之锋镝,子龙可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