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余烬新芽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433 字 13天前

---

烝阳港的硝烟散去,留下的不仅是焦黑的木料和凝固的血迹,更是一种刻骨的警醒与勃发的斗志。损失被迅速统计上报,抚恤与重建工作也在陈暮的严令下高效展开。州府拨付的钱粮、工匠源源不断抵达烝阳,新的、更加坚固的栅栏、望楼被建立起来,巡逻的哨船数量增加了一倍,航道下甚至开始尝试布设简易的暗桩和拦江铁索。

文聘亲自坐镇烝阳,整顿水军,总结教训。他并未过多苛责下属,而是与各级将官一同复盘整个遇袭过程,从哨探布置、预警机制到临战反应,逐一剖析漏洞。

“江东水军,胜在精熟、诡变。”文聘对麾下将领道,“我军新立,硬拼非是上策。然,我等亦有长处——军纪更严,号令更一,步水协同更密。日后巡防,各舰之间需定下联络暗号,交替掩护;沿岸多设暗哨,辅以烽燧、响箭;更要与岸上步军联防,形成立体戒备。”

他特别提拔了那名在遇袭时坚守岗位、指挥得当的司马,同时也将几名疏于职守的军官革职查办,赏罚分明,令水军上下心服口服。

与此同时,魏延的山地营在肃清桂阳山匪后,并未立即回师泉陵。陈暮一道新的命令传来:以山地营为骨干,征募熟悉五岭地形的本地猎户、药农,组建一支专门的“山越营”,名义上归桂阳郡管辖,实则由魏延直接指挥,其任务不仅是清剿残匪,更肩负起巡逻五岭险隘、侦察江东动向,乃至必要时渗透敌境的重任。

魏延对此任命极为振奋,这正合他好战善攻的性子。他立刻投入新的工作,带着部下钻山沟、攀绝壁,绘制详细的山川地形图,与那些常年在山中讨生活的人打交道,用盐巴、布匹和相对公正的态度,逐渐赢得了一些小型蛮部的好感与合作。五岭的崇山峻岭,从此不再仅仅是地理上的屏障,也开始成为交州军延伸的触角和潜在的出击通道。

泉陵城内的荆南学堂,规模日渐扩大。庞统采纳陈暮“因材施教”的建议,将学子大致分为“经义”、“吏治”、“匠作”、“军谋”四科,虽不禁止跨科学习,但各有侧重。

那日被庞统注意到的少年邓艾,因其对地理、军阵的浓厚兴趣和独特见解,被重点安排进入“军谋科”旁听,并由庞统偶尔亲自点拨。邓艾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他口吃的毛病在专注思考和书写时似乎减轻了许多,常常能就着粗糙的沙盘,用树枝勾勒出山川地势,提出一些看似异想天开却暗合兵法的行军路线或布阵设想,让教授军略的退役老卒都啧啧称奇。

这一日,学堂举行旬考。“匠作科”的考题是设计一种能提高水车汲水效率的装置;“军谋科”的考题则是假设己方兵力五千,敌军八千据守某处山城,如何以最小代价破之。

邓艾对着沙盘沉思良久,并未急于提出强攻或围困之策,而是在沙盘上反复比划,最后递交的答卷上,详细标注了一条极为险峻、几乎不为人知的小路,并提出派精锐由此奇袭山城水源,同时主力佯攻正面,待其自乱的方案。虽然细节尚显稚嫩,但思路之奇、胆略之大,令阅卷的庞统都微微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