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暮抬手虚扶:“子鱼先生不必多礼。吴侯遣使远来,不知有何见教?”
华歆直起身,朗声道:“吴侯遣歆前来,一为致意。使君安定荆南,抚育黎庶,此乃朝廷乐见之事。二则为澄清前番误会。烝阳之事,实乃周泰、凌统等将擅起边衅,吴侯闻之,亦深为震怒,已严加申饬。望使君勿因此等莽夫之行,伤了两家和气。”
此言一出,堂上众人神色各异。庞统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徐元眼帘低垂,似在养神,赵云、黄忠则面无表情。
陈暮澹澹道:“哦?竟是误会?若非我麾下将士用命,文聘、赵云应对得当,只怕此刻烝阳已非我有。吴侯一句‘擅起边衅’,便可轻轻揭过么?”
华歆面不改色:“使君明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些许冲突,实非吴侯本意。吴侯为表诚意,愿与使君重申旧好,并……愿以粮十万斛,换取使君释放前次烝阳之战所俘之江东士卒。”
他顿了顿,抛出了真正的筹码,也是试探:“此外,吴侯听闻使君与武陵蛮王沙摩柯交好。蛮人反复,不足为信。吴侯愿与使君约定,共抚荆南蛮部,划分势力,以免再生纷扰。江东愿承认使君对零陵、桂阳之治权,并开放边境互市,互通有无。”
条件听起来颇为优渥,既给了台阶,又给了实利,还试图将交州的势力范围限制在荆南二郡,并离间其与沙摩柯的关系。
庞统阴恻恻地开口了:“子鱼先生好口才。粮秣换俘,倒也公道。只是这共抚蛮部……沙摩柯已与我家主公会盟立约,歃血为誓,此乃尽人皆知之事。吴侯此时提出‘共抚’,是何用意?莫非欲效仿曹操,行驱虎吞狼之计?至于互市嘛……”他拉长了语调,“我交州物产丰饶,商路通达,似乎并不缺江东那点物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华歆眉头微皱,看向陈暮:“此乃庞军师之意,还是使君之意?吴侯诚意拳拳,还望使君三思。须知,北有曹魏虎视眈眈,若我两家不能和睦,只怕……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他将“曹魏”二字咬得略重,暗示曹操的威胁,试图施加压力。
陈暮忽然笑了,笑声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子鱼先生,曹魏之势,暮自然知晓。然,我交州行事,向来不仰人鼻息。沙摩柯既与我盟,我便信他,此信义也,非利益可移。烝阳之衅,非一句‘误会’可解。吴侯若真有诚意……”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华歆:“第一,所俘士卒,我可酌情释放部分,然需江东以等值军械、战马相换,而非粮秣。第二,互市可开,然地点、规则,需由我定。第三,江东水军,不得再越过湘水半步!若违此约,勿谓言之不预也!”
陈暮的条件,强硬而直接,丝毫没有给孙权留面子,更是明确划定了势力范围。
华歆脸色微变,还想再争。陈暮却已起身:“子鱼先生远来辛苦,可在馆驿休息几日,好好看看我泉陵风物。至于盟约之事,便以此三条为基础。若吴侯同意,可再派使者来议细节。若不同意……”他顿了顿,语气平澹却带着寒意,“那便各安天命吧。”
说完,不再给华歆说话的机会,转身离去。庞统、徐元等人也随之退堂。
华歆独自站在堂中,握着节杖的手微微用力。他明白,这次出使,恐怕难以达到孙权的预期了。陈暮这块“砥石”,比想象中更加坚硬,也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