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僵局新芽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736 字 13天前

---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的秋风吹过许都,带来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深沉的焦灼。曹操看着案头堆积的奏报,脸色一日比一日阴沉。

经济乱策的反馈已经初步显现,却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交州推出的“金券银元”凭借其足值的金银本位和精美的工艺,迅速赢得了商民的信任,甚至在荆南和部分胆大的江东商贾间开始流通,反而隐隐有将北方劣钱驱逐出南方市场的趋势。而交州减少乃至停止茶叶、瓷器等奢侈品的输出,已经在北地士族阶层中引起了不小的抱怨,虽然尚未动摇根本,却如鲠在喉,令人不快。

更让曹操恼火的是技术暗杀的失败。派往江东的死士如同石沉大海,仅有零星回报提及交州对工匠的保护严密到令人发指的地步,重要工坊皆有军队驻守,大匠出行皆有护卫,根本无从下手。反而因此打草惊蛇,让陈暮更加警惕。

“陈暮小儿……竟有如此手段!”曹操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笔筒乱颤,“经济乱策,被他以新币化解!技术暗杀,被他以严法重护所阻!难道孤就奈何不了他了吗?”

司马懿与贾诩肃立在下,气氛凝重。贾诩缓缓开口,声音沙哑:“丞相,此二策本乃慢毒,需时日发酵。然陈暮应对迅捷且精准,确出意料。如今看来,短期内难见奇效。”

司马懿补充道:“且西线马超虽受挫于陈仓,然其游骑仍威胁关中,牵制我军兵力。荆襄关羽,虽疲于应付,然城防依旧稳固。长期僵持,于我军消耗亦巨。”

曹操何尝不知?他感觉自己仿佛一拳打在了一团坚韧的棉花上,对方未受重创,自己却因持续发力而感到了疲惫。他需要破局,需要一个能真正刺痛陈暮,或者打破南方平衡的突破口。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逡巡,从交趾到江东,从荆南到巴蜀。最终,他的手指停留在了地图的极南之处,那是远离中原纷争,却又是陈暮起家根基的所在——交州腹地,以及更南方的九真、日南等郡,还有那片广袤无垠的南海。

“陈暮倚仗者,无非是交州根基稳固,钱粮充沛,更有海贸之利。”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异光,“若其根基动摇,海路受阻,他还能如此从容吗?”

贾诩浑浊的眼睛微微一亮:“丞相之意是……”

“交州以南,并非铁板一块!”曹操冷声道,“林邑蛮族,屡犯边境。士燮家族虽已臣服,然其于交趾根基深厚,岂能真心归附?还有那茫茫大海,海盗横行……这些,难道不能为我所用吗?”

他看向司马懿和贾诩:“前番策略继续,恶钱不必停,死士亦可再派,然重心需变!文和,你即刻选派能言善辩且熟悉南疆之士,携带重金,秘密南下,联络林邑国,许以厚利,鼓动其北上寇边,袭扰交州南部!同时,设法接触交趾士家旧部,看看有无可乘之机!”

“仲达,你负责策划海上之事。招募亡命,或收买现有海盗,给予舰船兵器,令其专劫交州往来海商,尤其是通往夷州(台湾)、朱崖洲(海南)乃至更远的海上商路!孤要让他陈暮的财路,处处烽烟!”

曹操的脸上重新浮现出狠厉之色。正面强攻和经济技术骚扰未能奏效,他便将目光投向了陈暮势力范围的边缘和薄弱环节,意图从外部点燃烽火,从内部撬动缝隙。

泉陵的秋天,带着一丝溽热未散的余温,却也充满了收获的忙碌。新币的推行比预期更为顺利,“交州金券”和“银元”以其稳定的价值和高辨识度,迅速在交州、荆南站稳脚跟,并开始向江东渗透。官方采购、军饷发放、大型交易纷纷采用新币,民间兑换也十分踊跃,府库中回笼的旧钱被迅速熔铸重造,金融体系为之一新。